太后 第55节
第(3/4)节
罗平撸起袖子豁然上前,身旁的徐尚书和甘尚书两人连忙拦下,将他拽了回去,在他耳畔赶紧道:“太后旁听、太后旁听……”
罗尚书气不顺地一屁股坐在椅子上。
钱长吉对着孟诚又是一礼,道:“陛下,臣为国家办事,句句发自于心,肺腑之言,说话有不周到的地方,请陛下多担待。从古以来,与民休息才是正途,切切不可着了小人的蛊惑。”
罗平刚掉下去的火腾得又起来了,指着他背影骂道:“你说谁是小人?谁不为国家?北方有结盟之势!我们大殷打一个部族,只要三月不到就可平复,打两个部族,从春到秋,也可以手到擒来,可北边的探子回报,他们十几个部落要连成盟约,三千众、五千众、一个个加起来,也有九万十万人!全民皆兵。非要到女真骑兵打进帝都才肯动弹吗?!”
“你是为了争一口意气!想要青史博名。”
“我是搏名,那你就是误国!”
六科已经不是第一天这么吵了。只要提到关系利害的大事,就不免争吵上几句,这不过今日的火气似乎比往日更盛。
董灵鹫摩挲着盏盖,跟宣靖云道:“你有御前秉笔的差事,他们一直这么吵吗?”
宣都知道:“也不是一直,只是福州赈灾后,年末各部一算账,都有亏空,理起来错综复杂,但凡要花银子的事儿,就没有不吵的。”
董灵鹫又道:“哀家也不少见他们,怎么没看得出来。”
宣靖云道:“哟,娘娘您只见他们其中的一个人,面对着面、一对一地交流,谁不是平心静气,服服帖帖的。可是陛下这儿……”
董灵鹫点了点头,又说:“除了商恺以外,是你当值得多,还是许祥当值得多?”
“是奴婢。”宣靖云道,“他内狱的公文也得呈报给陛下,结了案又要送到大理寺归档,为他排的班不多。”
“嗯。”
董灵鹫放下手中的佛经。
小皇帝一见母后放下佛经,以为董灵鹫要说话,正翘首以盼,没想到她只是说:“这件事等耿将军回来再议吧,别让这事耽误了别的要务,说下一件。”
见此情状,工部、兵部两位领参知政事职衔的尚书大人,也只得压下火气,向皇太后拱手行礼,然后各自坐回原位。
及至日暮后,几件事都大体议定了,唯有出兵与否争执不下,被董灵鹫压了回去,遣派后省内侍送诸位大臣出宫,又详细询问了小皇帝的想法,这才歇下。
殿里掌着灯,赵清伺候太后洗漱更衣,刚换下一件外袍,便听赵清道:“请娘娘服药。”
董灵鹫随口道:“哀家还以为给他找点事儿干,就不用见到郑太医煞费苦心地经营唠叨了,怎么他不在,你们督促地还这么勤。”
赵清恭谨道:“小郑大人千叮咛万嘱咐,将娘娘何时用膳、何时用药、侍药间什么时候开始熬煮,应该吃什么、不可吃什么,加上一应日常琐碎安排,全都记在了一个册子上,交给了奴婢。”
她谦辞用得过甚,董灵鹫看了她一眼,道:“你是有品级的女官,自称妾或我就够了。”
“是。”赵清又行了一礼,伸手给她解去腰上的禁步珠串,继续道,“要是妾这时候掉了链子,不说辜负郑太医的嘱托,就是在两位姑姑面前也是过不去的,何况这本是分内之事。”
除去华服,赵内人又经营她喝了药。
董灵鹫才刚喝完药,便听见珠帘动荡,屏风那头传来低低的交谈声,而后——在户部呆了整整两日的郑玉衡,换了一身常服进来。
小郑太医仍然收着那几件明德帝的故衣,只是不常穿,反倒是仿照着那些衣服的样子重新做了几件,但并没有孟臻的玉麒麟标记,只是以新竹、白鹤、梅花为装饰,看上去衬得整个人清润剔透。
他进了内殿,轻轻接过赵内人捧着的药,轻声道:“我来吧,内贵人去休息。”
赵清望了董灵鹫一眼,见太后没说什么,便默默一礼,转
第(3/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