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明末之征服】第二部6-9
第(9/25)节
要给秦王一定的抚恤。
再是赔犒师银问题,李自成明码标价,100万两白银,其中前两日各付30万两,第三日40万两。
王克非也坦然接受,但要求李自成在谈判完成后的次日就开始撤军,至银响交接完毕后撤出全部军队,为此,朝廷方面将派出“军事观察员”,监督对方撤军。
为防止朝廷此举有拖延之嫌,玩文字游戏,王克非表示愿意以三位皇子为上宾,赴闯营“做客”。此举可谓充满了善意,要知道崇祯就只有三位皇子,全部做人质, 可谓诚意满满。
当然,还有句话王克非是永远都不会说的,反正又不是自己的亲儿子,一旦遭遇不测,再多生几个就是了。
至于觐见问题,王克非表示西安到北京千里迢迢,山高路远,朝廷“心系”秦王安危,准许其派特使述职,无需赴京觐见。但另每逢皇后寿辰,王妃还是要进京参贺 的,这事关皇家的颜面,没有商量余地。
当然了,王妃每次进京前,朝廷方面都将事先安排皇子赴秦地“视察”,至王妃安全返回时皇子回京。
其实,啥面子不面子的,王克非根本就不在意,他心里惦记的是人家大名鼎鼎的高皇后,嘿嘿。
高皇后名叫高桂英,是李自成的第三任妻子,不但人长得十分漂亮,而且还精通武艺。从李自成投奔高迎祥开始算起,高桂英就始终跟随在丈夫左右,与他齐心协力 ,患难与共,甚至还亲自率领一支娘子军上阵杀敌。后来李自成称帝建立大顺后,就封高桂英为皇后。
在丈夫牺牲后,高桂英继续率领一支队伍反抗清兵,甚至最后为了保全名节自焚而亡。
如此刚烈的性格,也实在令人钦佩,不愧是巾帼英雄。
奈何,王克非要的就是巾帼英雄,身为九五之尊,一般女子岂会入他法眼?好色是男人的天性,也是男人去创造世界,改变世界的最原始动力之一。
你在西安我可能拿你没办法,但如果你来北京这一亩三分地,老子有一万种方法将你“拿下”。
至于李自成帮助朝廷内遏群寇,助剿辽藩,王克非“朕心甚慰”,但表示朝廷在关外有足够的力量来抵御建奴,希望他回师长安以后,“既派大军入川,扫荡献贼, 不使其割据一方,为患将来”。
说起来也很有趣,李自成和张献忠原本是一同出生入死的兄弟。
1635年,高迎祥、李自成和张献忠在突破河的重围后攻入了凤阳。凤阳是朱元璋的老家,历代明朝皇帝都在这里兴修各种工程,明皇陵和明中都皇城都在这里。
但没想到一同出生入死的兄弟,竟在凤阳皇宫因“分赃”不当结下了梁子。从此以后,二人分道扬镳,李自成往北,占据黄河一带;张献忠往南,占据长江一带。
1636年,闯王高迎祥在战争中丧生,李自成就顺理成章的继承了“闯王”的称号。这一举动让身处南方的张献忠更加不服,二人怨恨加深。1638年,李自成战败,不得已南下投靠张献忠。张献忠起杀心,想趁机杀掉李自成。可惜李自成提前识破,连夜逃跑,保住了性命。
戏剧化的是,三年以后,张献忠南方战败,逃往北方投靠李自成。李自成也想趁此机会杀掉张献忠,但被十三军将领之一的罗汝才拦了下来,后来张献忠又在罗汝才 的帮助下连夜逃脱。
两个义气相投的兄弟最终没能逃脱反目成仇的命运。
王克非这是典型的打一个拉一个,他有十足的把握让他们两虎相争,自相残杀。
所谓官贼不两立,李自成摇身一变成为了官府,对他而言,张献忠已不是昔日共同抗明的农民军伙伴,而是危害他大西北政权的流贼,在绝对的权力面前,必诛之而 后快了。
......
一场事关大明命运的谈判,持续了大约一个时辰,就这样圆满落幕了。
历史这条长河,因为王克非不经意的李代桃僵,改变了流向,迈向了另一条支流,偏离了它正确轨道。
第(9/25)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