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分卷(160)

第(3/4)节
位兄台,我这是

    我叫殷元,表字明晦。分明是刚作过介绍,谭昭却又开口说了一遍。

    当朝丞相之子,燕袂不认得此人,却听过此人的名头,他能跟贾明思做朋友,自然没有什么恃才傲物的习惯,立刻就开口交换了姓名,真心感谢对方刚才的一点。

    贾明思只觉得殷大哥的形象越来越高大,连殷大哥这样的人都来混纨绔,现在纨绔界的门槛都这么高了吗?

    当然只是这么一念,他还是更关心好友的状况:殷大哥,子云他不会有事吧?

    谭昭摇了摇头,定定地看了燕袂一样,才道:暂时无事,若想一劳永逸,却还需另想法子。

    自己文章被占为己有的经历实在不好受,他只能眼睁睁看着个名不副实的人占据他的荣誉与光彩,这是谁都无法忍受的。

    燕袂也不能。

    如果可以,能带我去见见钱谨吗?

    贾明思一楞,转头道:为什么不让我阿耶直接宣人去大理寺问?

    可以,但没必要,他总归要去的,但若真是他,只会打草惊蛇。

    燕袂赞同道:没错,此事我来安排。

    燕袂做事风风火火,谭昭看不透人的运势和未来,想了想用桌上的酒水画了一道符在人身上,这才送人离开。

    待燕袂离开,谭昭转头就对上了贾明思直勾勾的眼睛。

    小纨绔眼睛亮亮地开口:殷大哥,能再带我飞一圈吗?刚刚太短了,还没感受一下,就落地了。

    你刚刚在空中时,可不是这么亚子的。

    少年郎,你变得有些快啊。

    第240章一个正经人(二十一)

    也不是不行。

    贾明思立刻兴奋:当真?

    谭昭勾唇:自然当真。

    于是,本来决定呆在长安城风花雪月的少年郎再度被迫踏上去洪福寺的路,毕竟怎么下来的,就该怎么上去,非常合情合理。

    为什么还要回来?

    吃过午膳,贾明思就收到消息说陈夫人已经带着陈娘子回了长安城,洪福寺虽还留有官差,但留的人并不多。

    他虽然不懂怎么办差,但这意思显然是凶手不在寺中了。

    找个人一起去见见那位钱郎君。

    找谁?

    那自然是找已经通了第六识的玄奘僧人了,年轻的和尚在庙里,总归是没那么忙的,特别是俗家亲人来相见时。

    舅舅,何故来相见?

    来找你帮个忙,你可以下山不?

    自是可以的。佛门修行,无处不是修行,并无规定一定要在寺庙之中的。

    玄奘性子淡然,唯独对佛法痴迷,他心怀慈悲,一听是找他辨认那股气味,当下便跟着谭昭下山去了。

    当然这回下山,就没有腾云梯坐了,贾明思脸上露出了明显的遗憾之色。

    谭昭只当没瞧见,正好赶在日落之前回到了长安城中。

    燕袂说他会搞定和钱谨的约见,谭昭自然毫不怀疑,燕家虽然不是什么勋贵世家,但做漕运的,人脉其实非常广,且三教九流多有结交,谭昭刚回城没多久,燕袂就派了人过来。

    这么快?贾明思忍不住一惊。

    钱谨的性子,说好听点儿就是好学执着,说难听点儿就是偏执孤高,进国子监时,他还因为家里爵位有几个朋友,如今两三年过去了,连这几个逢场朋友都没有了。

    平日里不是在国子监藏书阁里看书,就是在家温书,不参加集体活动,也没有娱乐爱好,过得像苦行僧,却也没见他学业有多么提高。

    就像贾明思说的那样,钱谨的崛起是从那场校内蹴鞠赛开始的。

    钱谨突然改变了自己两点一线的生活,补了个生病同窗的空缺,在赛场上驰骋进球,竟是比长安城最好的蹴鞠手还要凌厉三分。

    当时有人还问他来着,他那时得意洋洋的不屑模样,我到现在都记得!燕袂提起钱谨,就是一脸的厌恶。
第(3/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