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22)
第(3/4)节
宁采臣三年前中举后,第二年开春就入京参加会试,一路到了殿试,得中二甲进士,他功课扎实,又考了翰林,三年刚好是翰林结课的时候,估计是要外放了。
马车摇摇晃晃的,这天气尚且寒冷,谭昭有些懒懒的,一脸提不起劲的模样:三年前也没见你对宁生有什么特别,这会儿倒是说起他来了。
还不许小生缅怀从前吗!说起来,先生当真是越来越懒散了,近些日子更是,天天揣着个手炉,裹得严严实实的,还每日睡不够似的,逮着机会就睡,也是没谁了。
行的吧,说来那李家小姐
喂小心我欺师灭祖哦!
谭昭:来呀~
张生、张生又自闭了。
越往北走,这北风就越大,张生想想自己要穿着单衣在这种天气连考三场,每场还要考三天,光想想他的上牙齿就要跟下牙齿打架了。
这可如何是好啊,原来北地真如书中所写,寒冷异常啊。作为一只纯种的南方人,张生被冻得真要自闭了。
相比张生,谭昭倒是还好,他又冷又困,纯粹是他快要离开这个世界的先兆反应,跟他本身没有多大关系:不是早知道的事情,就前些日子,不还有人同你说他就是因为冻伤才久考不中嘛。
小生还当他给自己找补理由呢,没成想竟是真的!先生,小生要是这回砸了您的招牌,可以求个痛快的死法吗?可怜巴巴地望着人。
谭昭伸手指了指佛珠:你问问你家大佬呗~
大佬之所以为大佬,就是因为沉默寡言,不过这会难得开了口,依旧是嫩嫩的小嗓子:可以哦~
张生抱紧了自己,决定对自己好一点儿。
首先,找一家像样的客栈投诉,点上十六七个菜,再烫上一壶好酒,哎,说起酒,张生忍不住砸吧了一下嘴巴,先生酿的枇杷酒,那当真是一绝啊。
只可惜,去岁马介甫跑来找他们玩,一晚上嚯嚯了所有酒,他到现在还记得他爹气急败坏的模样哩。
冬日里的白日总归不长,再往前走恐怕就要在野外过夜了,两人都不是亏待自己的人,便让书童白天去安排住宿,两人则下车逛了逛。
与三年前相比,谭昭的进步还是非常明显的,虽然他身上的灯泡问题还是没有解决,但暂时遮盖还是可以的,不然他也不会同意陪张生入京了。
要知道京城乃是天子脚下,能人异士肯定很多,当今又崇商道教,宫里头供养了好几位能人,他若是就这么去,恐怕第二日就要被人请去皇宫喝茶了。
他画的特制遮盖符箓,以大佬身上的怨气做基底,加上他自己修炼出来的长生诀灵力做枝干,一张能坚持七日。
自产自销,还算供需平衡。
这镇子看着不大,读书人倒是挺多的。
这都快日落了,街上还有不老少书生摆着字画摊子,远处还有书生接二连三从书肆中出来。
张胜闲极无聊,一条街走下来,还帮着抓了一回小偷,当然,这多亏了阿佛的鼎力相助。这三年,张生也习惯了做好人好事,等到天色完全黑透,他还结识了一位书生。
这位书生自言名唤蔡子经,本地人氏,也是此次要入京赶考的举子,他与张生是因为帮助一摔倒的老伯结识的。
张兄古道热肠,小生自叹弗如。
张生坦然地接受了新朋友的称赞,还将早早窝回客栈的谭昭挖起来,介绍了一番。
蔡子经见又是一位卓采风流的书生,心中不由赞叹。但他很快就知道,这位姓司的书生,并非上京赶考的举子,而是张生的老师。
这么年轻的老师?
老师实谈不上,不过是教些基础的东西罢了。
蔡子经人生得斯文俊秀,听罢脸上也并无鄙夷,三人一同吃酒,大抵是有些小醉,或许是书生总喜欢在夜里说鬼神之事,这姓蔡的书生就说起了一桩往事。
三年前,我小妹夭折,停尸两日,尸体却不翼而飞了,小生总觉
第(3/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