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滑雪后我成了大佬 第176节

第(2/3)节
判看见他更多的能力。

    同时,他也打算用反方向的倒滑,挑战第一个跳台。

    第一个跳台是三分馆,左右两侧和中间,跳台细长,选手并不能够在跳台上做出弧形蓄力,也算是一个硬性规定。

    要不去左右两侧的跳台努力完成两周转,会被扣90°的周数,要不就来一次男人的挑战,选择正面跳台吧!

    余乐很男人。

    他选择了正面的跳台。

    身体被朝着空中直直抛飞出去的时候,他确实感觉到了这个跳台的不友好。

    滑雪的时间长了,余乐就像每一个滑雪者一样,越来越会借着跳台玩些小技巧,让自己能够借助跳台积蓄更多的力量,以保证空中部分的难度。

    但这个宽度不过15米的跳台,显然就是为了限制他们这些小技巧而存在。

    裁判想要看见选手更“硬”的东西。

    真正的空中能力。

    空中技巧能力?

    也算是余乐的一些优势吧。

    跳水运动员最擅长什么来着?

    翻腾啊!

    从十米台一跃而下那204秒的时间里,余乐最棒的时候可以完成半屈体的四周向前翻腾,并且拿出08秒的时间做好入水前的准备。

    余乐此刻浑身的力量都爆发出来,他将身体紧紧蜷着,双手扣在滑雪板的外侧,向前翻腾一周,随后身体再一拧动,正面朝前,完成转向动作。

    随后身体打开,等待落地。

    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三个月的训练里,余乐已经成功将单双手的【安全摸板】融入到习惯性动作里,再也不需要拆解来做,更不用在比赛这么紧张的情况下,还要分出一部分的大脑去思考自己的脚在什么位置,手究竟有没有抓到雪板。

    练的多了,自然也就成为了肌肉记忆,现在每次跳起的时候,余乐再也不会去想着将手往头上举。

    落地。

    稳。

    向前翻腾360°+左侧转体360°。

    并不是十分符合这个三周六米台存在的初衷,但考虑到这是第一个跳台,速度还不够的情况下,两周也是绝大部分选手的选择。

    不过余乐这个空中技巧是有一个很有趣的新花样。

    倒滑起跳,向前翻腾。

    在洲际赛里,几乎大部分选手在跳台上,都会做向后翻腾的动作,因为别看是向后翻腾存在视野不佳的情况,但是它的稳定性更强,落地会变得更加容易。

    导致在那个级别的比赛里,向前翻腾是看不见的。

    就算到了s级的赛场里,很多选手也更喜欢向后翻腾,哪怕做更多的周数,也不想做向前翻腾。

    在今天已经结束的第一轮预赛里,66名选手,尝试完成向前翻腾技巧的不足5人。

    相信这里几乎所有人都会向前翻腾的技巧,只是为了比赛,他们都不愿意做更冒险的尝试,保证足够高有效分确保进入决赛,才是聪明人该做的。

    所以,余乐是今天第五个完成向前翻腾一周技巧的选手。

    而且是一个反向的向前翻腾。

    就凭借这一份小特殊,就可以让他拿到更高一点的分数。

    余乐第一轮在第二个跳台出现了失误,导致他只拿到了一个29的无效分。

    第二轮的预赛他应该再稳妥点,所以他选择了这个动作。

    是的,对于余乐而言,向前翻腾还挺简单的。

    跳水真的帮他打下了一个很坚实的基础,他的翻腾稳定性非常强。

    想一想跳水运动员入水时候那压到了极致的水花吧,如果不是轴心的绝对稳定,余乐有什么资格成为十米跳水的老三。

    第一个跳台转眼间在身后远去,余乐依靠一个正轴的转体动作,让自己做到了正面落地。

    此刻在他眼前,就是这个赛道的第二个跳台。

    就是一个很普通的跳台。

    宽度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