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滑雪后我成了大佬 第79节

第(2/3)节
后一个跳台的下方,除了第一个道具的视野相对不佳以外,他们不需要移动就可以观察到几乎所有技巧区域。

    主裁判则和公证员、分数裁判蹲守在终点的裁判屋里,他们的面前摆放着三个电视屏幕,通过架设在雪道外侧高杆上的摄像头,进行全程观看,并且核算分数。

    此时的余乐已经出发,并且方向相当明确地选择了彩虹桥。

    坐在屏幕前的主裁判在判断出他的选择后,第一时间就将身体往前倾斜了一点。

    所谓艺高人胆大,没有点儿实力和胆子,都不会挑战这个道具。

    比赛到现在,也就五个人在出发的时候挑战了彩虹桥,并且都表现不错。

    第一组道具嘛,速度还没有起来,彩虹桥和平桥几乎没有难度差别,唯一的差别是他们在技巧方面的处理。

    在五名挑战彩虹桥的选手里,只有两名国家队员使用了技巧上桥,剩下三名则只是在下桥的时候运用技巧。

    所以,在连续三名选手失败后,要迎来一次转折?

    主裁判是华国少数自由式滑雪运动的世界级裁判,经常在全世界的滑雪比赛里担任裁判工作。

    今天回国主持裁判工作,看着国内运动员的水平,何止焦虑。

    差太远了。

    华国这项运动,运动员的平均水平是多少分来着?

    50分。

    包括孙毅,如果不是整体印象比较高,国内比赛又以鼓励为主,他根本拿不到接近70的分数。

    换句话说,余乐的第一场全国比赛,裁判组对他的整体印象分并不高,又或者说是根本没有印象。

    0分的印象,在他选择彩虹桥的时候,变成了五分,不能更多。

    接着,就看他的下一步发挥。

    就在裁判们对他评估印象的时候,余乐也来到了彩虹桥前,轻盈一跳,旋转270度左侧上桥!

    很轻松!

    很稳!

    尤其是他半蹲着上桥,当桥面上弓,他随着桥面站起来,直至来到最高处,也站得最为笔挺,身体前倾,手中握着的滑雪杖,竟有种莫名的英姿,好像顶天立地,好像伟岸潇洒。

    印象分,“叮铃铃”!

    +5。

    不错啊!

    小伙子的范儿很不错,比孙毅的姿态明显优秀,有种优雅俊帅的感觉。

    手握“双剑”的余乐从彩虹桥的最顶端滑下,站直并且前倾的身体让他的重心倾斜,在下弓处的时候,获得了更多的初速度。

    “唰”的一声响,余乐获得了他需要的速度。

    在桥尾处,旋身一转,又一个转体270°,反向落地!

    好!

    俗话说的好,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选手的实力不管他在队里还是全国排名第一,究竟能不能行,还是要在赛场上见。

    就现在这个选手,技巧上下彩虹桥,难度明显,范儿也十足,一看就能看出他是一名不错的坡面障碍技巧选手。

    印象分,“叮铃铃”!

    +10分。

    裁判也因为余乐第一街区就向孙毅靠齐,甚至更为优秀一点的能力,而变得谨慎了起来。

    没有商量,几乎所有裁判都做出了第一个道具区域分,暂时不打分,不做判断的决定。

    后面还有更多的挑战,一个动作学得好并不代表实力强,只有从头到尾的优秀,才能出成绩!

    主裁判看着已经前往第二个道具的余乐,有心想要了解他的身份背景,但比赛真的太快了。

    坡面障碍技巧比赛基本25秒以内就可以结束比赛,他必须不错眼地瞧着。

    瞧着瞧着。

    主裁判就看见余乐朝着窄桥过去。

    唔……有点失望。

    在道具区里,最简单的就是平桥,然后就是窄桥。

    只是这点差距在职业运动员的眼里,几乎不存在,窄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