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滑雪后我成了大佬 第43节

第(2/3)节
很响,转眼就滑到了远处。

    紧接着就被滑道尽头的跳台高高抛起,她人在半空,身体拧转一周,随后落在气垫上。

    “噗”的一声响,真怕滑雪板将气垫戳破了。

    在她进行的过程里,柴明他们并没有直接去看本人,而是通过提前架设好的电视观看。

    摄像头就安排在气垫的侧面和正前方,可以通过两个视角清楚地看见队员在空中的表现。

    余乐一看这妹子的转体,不行啊。

    在“跳水人”的眼里,动作真的又散又慢,不好看。

    果然蔡靖回来,柴明就说:“身体再绷紧点,不要急着做动作,你抢了。”

    立着耳朵听的余乐心里暗暗点头,那看来自由式滑雪的空中技巧标准还是和他知道的一样,那就不算难。

    接下来又关注了几个运动员,柴明的指导也再一次证明了余乐的猜测。

    余乐知道自己的力气该怎么用了。

    队伍在往前慢行,跳完的人又排在后面,渐渐的有了些说话声。

    柴明倒是不管这些,像个不动明王似的环胸坐在屏幕前,没有表情地看着。

    不知不觉间,就轮到了余乐。

    余乐戴上头盔的时候,却发现白一鸣已经走到了前面,他只能停了下来。但白一鸣回头看他一眼,踩着滑雪板横走几步,像只蹒跚笨拙的企鹅。回头又看他一眼,被刘海遮住的眼睛里带着一点明显的喜悦和邀请。

    余乐:“……”

    有种地主家傻儿子的既视感。

    行吧,那我滑。

    余·爸爸·乐宠溺地想着。

    脚下的地面铺了一层像草坪一样的软垫,是为了防滑,只是经过不知道多久的风吹日晒,地垫早就翻卷凌乱,像是一堆枯萎却倔强的等待来年雨水的枯草。

    防滑的作用倒是依旧,或者说更好用。

    踩着滑雪板的双脚如今已经可以清楚地感觉到来自脚下的触感,所以在滑上雪坡的瞬间,余乐就清楚察觉到了其中的差距。

    果然和滑雪不一样,很湿滑柔顺,毫无颠簸,但没有雪地该有的粘性,提速非常快,没有基础的人会在这上面更容易摔倒,而且一直滚到最下面。

    这可不是雪面,一路摔下去,可是会鼻青脸肿。

    风从余乐的耳边呼啸而过,在这开阔的室外,余乐抬眸就可以看见远处的青山,蓝天白云,仿佛唾手可得。

    余乐此时可没心思关注这些,他呼吸着自由的空气,脑子里就剩下前方的跳台,和他即将做出的动作。

    转体360°,非常简单。

    但他不能按照跳水的姿态去完全复刻,一手抱头一手抱腹,他是想用雪杖戳死自己吗?还是想大头朝下,栽下去?

    助滑三十米,跳台转瞬即至,在上跳台前有一个略微平滑的准备区,这里是非常重要的区域,整个空中技巧的完成都取决于运动员在这区域做到了几分的准备。

    余乐身体微蹲,身体肌肉力量调整,核心位于腹部,眼里心里就剩下前方的跳台。

    角度突然上扬,跳台到了!!

    跳台滑雪是不需要有“跳”这个动作的,因为从长长的助滑区域下来,速度已经累积到了极致,待得到了跳台上,速度就会转化成抛飞的力量,足以将人送上天空。

    “哗”的声响,是与雪地完全不同的抛飞体验。

    那种熟悉的身在半空的瞬间,失重感如期来临。

    余乐几乎感觉不到这种状态,他早就习惯了。

    所以在半空的时候,他的脑子里就剩下技术动作,身体要挺直,双腿并紧,感觉不是很好,身上穿的东西太多,脚下还有那么大的一个累赘,做动作受到了限制,但也因为重的原因,冲出去的力量感很强,他只要把握住这个冲击力,轻而易举就能将身体旋转。

    视野变化,蓝天与绿树交织,在眼前化成一副浓墨重彩的画卷,阳光耀眼。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