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人间降维 第111节

第(1/4)节
    “此战绵延数千里,渐成对峙之势,北蛮据江山半壁,大夏颓靡,竟呈亡国灭种之象……”

    乔昼再翻了翻,余下的竹片也都是类似的内容,不过记载的都是零碎的事件,大到朝堂上是否要再次征兵的争论,小到前线某地一件仁人义事,几乎是搜罗万象无所不包。

    太全面了。

    乔昼暗暗想。

    谢琢虽然出身世家,但在六年战役期间,他一直留在都城谢家,能知晓朝堂上的事情还算正常,可是为什么他能知道前线这种小事?

    显然,这位谢三郎君并没有他表面看上去这么单纯无害。

    乔昼将竹片一一归拢堆好,坐在那里沉思许久,仿佛一尊一动不动的雕塑,一直坐到桌上的油灯都熄灭了,门外渐渐泛起了青白的微光。

    一个人影笼着袖子无声地走到门边,轻轻敲了敲门板,像是知道里面的人还没有歇息一样,轻声道:“三郎君,陛下遣四皇子为使,现在正在秀雅堂等候。”

    乔昼动了动因为长久不动弹而失去了知觉的腿脚,感受那种深入骨髓的疼痛和麻痒一点点攀爬上来,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冷气,低声回答:“知道了。”

    外面的人停在那里等了一会儿,没有听到更多吩咐,再度像之前那样无声无息地离开了。

    留下一个乔昼一边活动脚踝,一边想着,那个秀雅堂……到底在哪里啊?

    这位执意修史的三郎君现在在谢家的待遇明显不比以往,侍奉的人不剩下几个,大半都是杂役,连踏上檐下连廊道资格都没有,所以等乔昼找到一个能够给他带路的人,已经是小半个时辰后了。

    不过就算这样,此刻的天色依旧尚早,隐约能看到重重黛色屋檐上一抹朝阳的橘红。

    这种时间跑到臣子家里,就算是奉了皇帝的旨意未免也太奇怪了点,就算他不考虑臣子要不要睡觉,他本人总不能不睡觉吧?

    给他带路的侍童年纪还小,在这种世家里,家生子的待遇比一般奴仆高很多,他们大都是主家的心腹,甚至能陪伴一代代小主人一起长大,因此这个侍童讲起话来也十分活泼大胆。

    “阿母说三郎君要做一件很危险的事,郎君不可以不去做吗?阿背喜欢三郎君。”小侍童天真无邪地仰着脸说。

    “你叫阿背?为什么叫这个名字?”风姿卓越的谢三郎君低下头,声音温柔地问。

    小侍童很轻易地被这个话题扯开了注意力:“因为我小时候喜欢哭,阿兄一直背着我,后来我就叫阿背了。”

    三郎君于是望着他笑起来,清俊的眉眼弯起,有些冷肃漠然的脸上出现了点鲜活的气息:“你怎么知道我要去做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呢?”

    阿背神态老练成熟:“我听阿母说的,阿父也这样讲,他们说三郎君做这个事情,谢家都不同意,所以现在三郎君那里都没有人过去了。”

    阿背还记得不久之前,三郎君仍是谢家最为出色的子弟,他居住的庭院日日人满为患,整个都城最优秀的那些公子都流连在此,诗歌酬唱,琴萧不绝,就连皇室子弟都希望能获得一张来自谢三郎君的邀约请柬,而在三郎君入丹青台那天,半个都城的世交公子和小娘子都来到了这里。

    他们来为这个名满京城的三郎君献上祝福,祝福他从此仕途通坦、青云直上,所有人都为了能够成为三郎君入仕的见证人而骄傲不已。

    郎君们剑舞雄壮,鼓琴吹箫,没有带琴的索性抽出佩剑弹铗长歌,小娘子们坐在水榭上,挽臂跳起踏歌舞,将手中的鲜花抛入水中流到郎君们座下,满园芬芳灿烂,衣冠锦绣。

    那是多好的一段时光啊。

    可是很快就变了,永远荡漾芬芳鲜花的水渠清瘦干涸,车马不再停驻谢家门口,前来递上拜帖的人不再是衣着飘逸轩昂雍容的年轻郎君们,那些意气风发的公子们似乎一夜之间寻觅到了别的友人,而将这位曾经被誉为都城芝桂的三郎君抛到了脑后。

    公子们还在酒里醉生梦死弹铗长歌,只是他们所
第(1/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