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第(9/9)节
是刹那间,这些东西又用另一种现实重新恢复了。相比记忆的意义,我更相信记忆的实质。这是因为,如果不相信它,那么生的本身就会处于崩溃的状态……柏木低头看着我,他为自己如今敢亲手对精神进行摧毁而感到心满意足。
“如何?心中有什么东西崩塌了吧?我受不了看到朋友心怀轻易就会被摧毁的东西活着。我的亲切,就是只想着摧毁这些东西。”
“还没被摧毁的,你要如何做?”
“你太幼稚了,不要逞强,”柏木嘲笑道,“我希望你能够明白,只有认识是可以改变这个世界的。知道吗?其余的任何一样东西都无法改变世界。唯有认识,才可以令世界不变,保持原本的状态,或者发生改变。站在认识的角度上,世界既是永恒不变的,也是不断改变着的。可能你会说,这又有什么用呢。不过我告诉你,为了能够忍受这种生命,人类就得掌握认识的武器。动物不需要这样的东西,是因为动物压根就不存在什么忍受生命的意识。认识便是生命的忍受性一成不变地转变为人类的武器。尽管如此,那样的忍受性一点儿都无法减弱。就是这样。”
“没有其他忍受生命的办法了吗?”
“没有。其他要么发疯,要么死亡。”
“使世界改变的,绝非什么认识,”我不由自主地冒着差点暴露的危险反驳道,“行为是可以改变世界的,只能是行为。”
柏木果然冷笑着接过我的话。
“你看,来了,说到行为了。你没有觉得你所喜爱的美的东西,是在认识的保护下贪睡的东西吗?还记得我曾经提到过的《南泉斩猫》里的那只猫,那只拥有独一无二的美的猫。两堂的僧侣相争的原因就在于他们觉得要在各自的认识中保护、抚育猫,使它安心地入睡。南泉和尚是一名行为者,他巧妙地斩杀了猫,接着将它扔掉。后来赵州过来了,他将自己的鞋放在头上顶着。赵州想要表达的,就是如此。他还是知道美应该是在认识的保护下好好入睡的东西。实际上,所谓的个别的认识,各自的认识,这样的东西是压根不存在的。所谓认识,代表的是人类的海洋,也代表了人类的原野。它代表着人类通常存在的状态。我感觉这就是他想表达的那层意思。你现在要将自己当作南泉吗?美的东西,你热爱的东西,是人类在精神中寄托在认识的残留部分的幻象。就是你讲的‘另一种可以忍受生命的办法’的幻象。可以说,这种东西压根就不存在。尽管如此,但让这样的幻象变得强有力,而且还竭尽所能地将现实性赋予它的,依旧是认识呀。对于认识而言,美绝非什么慰藉,而是女人,是妻子,并非慰藉。不过这肯定不是慰藉的美,在与认识的结合中可能会出现某种东西,哪怕无常、梦幻、捉摸不透,总会有某种东西出现的。这种东西正是人世间叫作艺术的东西。”
“美是……”话刚出口,我便结结巴巴地,脑子也开始天马行空地浮想联翩。此时,我的脑海中出现一个疑团:我的结巴,难道不正是产生于我的美的观念中的吗?“美……美的东西,对我来说,是仇敌。”
“你说美是仇敌?”柏木夸张地将眼睛瞪得大大的。他那张兴奋的脸上重新恢复了往日的哲学式的神情。“这是多么大的改变呀。听到你这么说,我也要重新调整自己认识的角度了。”
……在那之后,我们亲密地议论了很长时间。雨还在下着。要回去时,柏木还跟我聊起了我还没有见过的三宫和神户港,聊起了夏天巨轮出港的情景。唤起了我对舞鹤的回忆。而且,不管是认识还是行为,都很难替代轮船出港的喜悦,我们这些穷苦学生的意见终于一致了。
第(9/9)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