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第(10/13)节
一定得以这样的方式离开。
我没有跟金阁告别的原因也是如此。因为一定得是突然从包含金阁在内的我的全部环境中逃脱。我逐渐扫向山门方向。从松树梢望下去,能够看到晨星正在闪闪发光。
我的心怦怦直跳。应该要启程了,差不多可以称作蓄势待发。反正就是,我一定要从我的环境中,从将我的美束缚住的观念中,从我坎坷的不幸中,从我的存在条件中开始启程了。
笤帚仿佛果实从果树上离开一般,很自然地从我的手中朝着黎明前的黑暗的草丛中掉落下去。在树木的掩护下,我轻手轻脚地走向山门。刚从山门出来,我便开始跑起来。首班市营电车已经停靠在站台了,车厢中零零散散地坐着一些看起来像是工人的乘客。我沐浴在车厢灿烂的灯光下,仿佛自己从来没有到过如此光亮的地方。
直到今天,我还清楚地记得这次旅行的细节。我的这次离开,并非没有目的地。中学时代一度进行过修学旅游的地方便是我的目的地。然而,与这里逐渐靠近的时候,由于出发与解放的思想太过猛烈,我感觉前方等着我的好像只有一个未知的领域。
火车飞驰的这条路线,是通向故乡的我所熟知的路线。但是,我从未用如此新鲜、如此罕见的姿态眺望过如此陈旧的被熏黑的列车。车站、汽笛,甚至黎明时分扩音器那混浊的回响,全都重复着相同的一种感情,强化着这一种感情,在我的面前展开一种净是引人注目的抒情的展望。宽敞的月台被旭日划分成段。在上面奔跑着的鞋声、裂开的木屐声、平静且单一的持续不断的铃声,以及从站上小贩的篮子中拿出来的蜜橘的颜色……这一切,好像全都是委身于我的一个个暗示以及一个个预兆。
车站上每个微小的片段,全都被拉向离别与出发的一致的情感世界中。在我眼前不断后退的月台,后退的时候是多么大方有礼呀。我已经有所感受了。这种钢筋水泥的冷淡的平面,通过不停地从那个地方移动、离别、启程,从而使它看起来是多么的光彩夺目!
我完全相信火车。这样的说法多么好笑。虽说好笑,不过我自己的位置是自京都站开始一点点奔向远方的,在保证这种很难让人相信的思绪的情况下,只能如此来说了。在鹿苑寺的夜晚,我听到过好几次货运列车驶过花园附近的汽笛声,现在自己却坐在这趟列车上昼夜兼程地朝着我的远方奔去,只能说这真是一件神奇的事。
火车驰骋在当年我和生病的父亲一同看过的群青色的保津峡上。可能是受气流的影响,从爱宕连山与岚山西侧开始到园都附近一带的气候,是完全不同于京都市的。10月、11月、12月这段时间中,夜晚11点到第二天上午10点的景色,由保津川泛起的雾河井然有序地笼罩着这里,这雾霭不停地流动着,几乎没有中断的时候。
田园若隐若现,收割后的田地呈现出一片青绿色。田埂上稀疏的林木,高低错落有致,大小分明,枝叶修剪得十分高。细树干全都用当地叫作蒸笼的稻草束围了起来,依次出现在雾霭中,形状像极了林木的幽灵。有时,以无法看到的灰蒙蒙的田地当作背景的,一株十分鲜明的大柳树会出现在车窗前面,它沉甸甸地垂着湿透了的叶子,在雾霭中轻轻地摇晃着。
离开京都时,我的一颗激动的心,现在又沉浸在对故人们的追思中。对有为子、父亲以及鹤川的追思,唤醒了我心中难以形容的亲切之情,我怀疑自己是不是把死人当成了活人,我爱他们。又或者死者与活人比起来,更容易让人心生喜爱吧!
在还算宽敞的三等车厢中,同样存在着很多让我爱不起来的活人,他们有的慌里慌张地抽着烟,有的剥着蜜橘的皮,看起来如同某个民间团体的职员。邻座的一个老人正在大声讲话。他们一个个全都穿着破旧的不得体的西装,其中一人的袖口还露出了条纹里子破损的部分。我又一次感觉到平庸并非随着年龄的增加便会逐渐减弱。这些打扮得像农民的人,那黝黑且皱皱巴巴的脸,与因为酗酒而嘶哑的声音,展现出一种应该被称为平庸的精华的东西。
第(10/1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