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5/10)节
净了。他今日的气色的确非常好,表现出一种称心如意的感觉。在闷热的晚上,能够清楚地听到那衣服的摩擦声,令人心旷神怡。
诵经结束后,老师召集寺院的所有人员到他的居室里,开始讲课。
老师选择了《无门关》第十四则《南泉斩猫》当作参禅课题。
《南泉斩猫》也可以参考《碧岩录》第六十三则《南泉斩猫》与第六十四则《赵州头戴草鞋》,这是从古至今公认的难解的参禅课题。
据说唐朝时,池州南泉山有一名叫作普愿禅师的名僧,因为山名,世人也将他叫作南泉和尚。
一天,全寺人员去割草时,在这座闲寂的山寺中发现了一只猫。众人出于好奇,追赶这只小猫,而且还抓住了它,因此,东、西两堂发生了争执。因为两堂都希望将这只小猫作为自己的宠物。
南泉和尚目睹这一情形,立马将小猫的脖颈抓住,将割草的镰刀架在上面说道:
“众生得道,它便得救。不得道,便斩掉它。”
众人没有回答,南泉和尚斩了小猫,然后将其丢弃。
日暮时分,高足赵州回来了,南泉和尚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讲述了一番,还征询了赵州的意见。
赵州立马将脚上的草鞋脱了下来,把它放到头上走了出去。
南泉和尚感慨道:
“唉,今天要是你在,可能小猫就不会死了。”
——以上所述便是故事的大概。特别是赵州头顶草鞋这段,以难解而闻名。
不过,一经老师讲述,问题又变得不是那样难。
南泉和尚斩杀小猫,是将自己的迷妄斩断,将妄念、妄想的根源斩断。通过冷血的实践,斩掉猫首,以此来暗示要将所有矛盾、对立、自己以及他人的争执斩断。要是将这个称为“杀人刀”,那赵州的作为便是“活人剑”。他顶着遭人鄙视的满是泥泞的草鞋,用这样无限的宽容实践了菩萨之道。
老师如此解释之后,并没有提及任何有关日本战败的事,然后结束了课题。我们心中很好奇。老师为何特地在战败这一天选择这个作为参禅的课题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返回房间时,我问鹤川。鹤川也摇着头说道:
“我也不理解。没有经历过僧堂生活是不会理解的。可是话又说回来,我感觉今夜讲课的重点就是在战败的日子里,不提及任何战败的事,就只是讲述斩猫的故事。”
我没有因为战败而表现出丝毫的不幸。可是,我却因为老师那张称心如意充满幸福的脸而忐忑不安。
一座寺院,往往依靠对住持的尊敬,来维持寺院的秩序。在过去的一年中,虽然老师在很多方面都对我照顾有加,但我却从未对他产生过深切的敬爱之情。只是如此还不算什么,自从母亲激起我的野心之后,十七岁的我竟然偶尔会用批判的眼光看待老师。
老师是毫无私心的。这令我很容易就会联想到:如果我当了住持,也会那样毫无私心。我感觉老师身上也没有禅僧那特有的幽默感。虽然他那矮胖的身躯本身就有几分幽默感。
我听说老师非常喜欢玩女人。我想象老师那时的情景,既可笑,又不安。当他用那桃红色黏糕样的身躯紧紧拥抱着女人时,不知道女人会想些什么?可能她会觉得这桃红色的柔软肉体会一直覆盖到世界的尽头,好像被埋进了肉的坟墓。
禅僧也会有色欲,这让我匪夷所思。老师十分好女色,或许是为了舍掉肉体,无视肉体吧。不过,这被轻视的肉体却可以充分地吸收营养,得到滋润,包裹着老师的精神,实在让人感到不可思议。如同被驯服的家畜那般温和的、谦虚的肉体,对于和尚的精神而言,就如同侍妾一般……
对我来说,战败到底意味着什么?这点非常有必要谈一下。
那并非解放。绝非解放。只是将不变的东西、永恒的东西与日常中的佛教时间相融合的复活而已。
从战败的第二天开始,寺院每天的功课又恢复如初。起床、早课、
第(5/10)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