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农家老太后 第25节
第(3/4)节
要由那些胥吏帮忙代施官方职权。”
“而那些胥吏的品性与能力,往往会直接影响到百姓们的生活,百姓们的生活好坏,则会关系到陛下在百姓们心中的口碑与印象。”
康平帝在登位途中,算是切身体会过什么叫做民心之所向的重要性,所以他在登基继位之后,立志要做一位名副其实的贤明皇帝,非常珍爱自己的声誉。
邵云博这般为他解释过后,康平帝立刻高度重视起来。
“听爱卿这么一说,朕就明白了,看来这所谓的吏治清明,不仅指的是朝野内外的这些官员,还包括那些在我们看来位卑权小,不值一提的小官小吏。”
邵云博点头道。
“正是如此,南江书院之所以不问资质,招收那么多的学生,本就不是为了培养可以考科举做官的仕子,而是为了让那些寒门出身的孩子,学会一技之长,拥有谋生之能。”
“品性不佳,不够勤奋,或是资质实在愚钝的,教他们认识些字,会算些简单的数,就被淘汰出书院了。”
“这批能够完成书院规定的课业,坚持到正式毕业的学生,基本都有他们的可取之处,不仅能写会算,对农工商等行业,也都有所了解,肯定会遵从南江书院的教导,忠心于圣上,全心全意的为百姓办事。”
听到他的话,康平帝心中不禁一动,若是那南江书院能培养出更多的学生,由他安排人出面,将他们分别安排到全国各地,再从中挑选出身家清白可信的人,与他手下的暗部保持联系,那他岂不是多了许多耳目?
心中火热的同时,康平帝看向邵云博的目光,更加充满欣慰与赞赏,邵卿真不愧是一心为朕的忠臣啊,对方但凡有半点私心,都不会将这大好机会拱手让给他。
第四十章脱手
当初在决定开设这么一家书院时,陈凤琪是曾想过,希望书院里的学生们毕业后,就算走不了科举之途,也能找机会去官方机构谋个职位。
经书院正经培养过的毕业生,论起各方面的综合素质,肯定要比那些靠世袭,或是托关系走门路选聘上的小官小吏强,对普通百姓也更有利。
却没料到,正当玄隐先生打算动用自己的影响力人脉关系,为首批毕业生安排就业去向时,邵云博那边就已提前有了动作,书院的首批毕业生,直接被吏部出面给安置到官方各级衙门。
玄隐先生的人脉关系再怎么强,肯定远远无法与朝廷的力量相提并论。
不管是他,还是陈凤琪,都知道这批学生之所以会由康平帝亲自颁旨,督促吏部给安排就业,肯定是由邵云博从中促成。
但是邵云博离开后,从不曾与南江书院上下再有任何联系,就算是给那些先生陆续平冤昭雪一事,也是通过官方邸报公开消息。
这次给南江书院的首批毕业生安排就业一事,也是先通过邸报公开圣上的旨意,由南江书院将首批毕业生的个人具体信息提交上去后,吏部直接将任命书发到高台县衙那边,再由柳县令分发给南江书院的毕业生。
也就是说,从头到尾,邵云博这位吏部尚书,在人前从不曾曝露他与南江书院有旧,离开后,就不再与南江书院有任何私下联系,包括与玄隐先生这位故友。
陈凤琪和玄隐先生心中都很明白,这正是对方保护南江书院上下的举措。
在对方现已身居高位的情况下,公开对方与南江书院的关系,固然能给南江书院带来一时的荣耀与威望,可是花无百日好,帝心难测,朝堂之上的争斗刀不见血,隐瞒与撇清他与南江书院之间的真实关系,才是对南江书院最大的保护。
“书院得了陛下如此大恩,我们若不能有所表示,恐怕说不过去啊!”
世事是真的难料,陈凤琪可以说是出于理想主义,才会在家中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坚持开设这么一家书院。
可是她怎么也没想到,这么一家开在距离京城千里之外的书院,竟然能在有朝一日,入了当今皇上的眼,搅进权利的漩涡。
第(3/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