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分卷(45)

第(3/4)节
!你们竟然追捧这样的一个德行败坏之人,也不怕败坏了名声!

    这话顿时把一些书生学子给堵的哑口无言,毕竟厉怀明再怎么有才华,他跟人私奔就是无媒苟合伤风败俗,在这个讲究三纲五常的时代里,就是一生无法抹去又不容忽视的污点。

    有人强硬的怼回去:你这么嫌弃,那便不要看他写的书了!看了他的书便是受了他的教导,与他便是有半师之宜。扔下书本骂老师,恕在下直言,阁下也好不到哪里去。

    那人当即被气的面红耳赤,很想非常硬气的说一句他才不稀罕看一个德行败坏的哥儿写的书。可是他不看不代表别人也跟着不看。人家都看了,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只有他因为不看还停留在原地,等到春闱的时候,必定会名落孙山。

    涉及到自身利益,什么虚名都是假的。

    也有人这时候提出质疑:说明月公子跟人私奔都是萧夫人一人之言,武定侯并没有说什么。可据我所知,明月公子失踪之前跟所有同窗好友都说了是要回金陵府参加会试的。

    而且从明月公子的诗词中,我能看得出来,他并非不想参加科举入朝为百姓为朝廷效力,而是遇到重大的险阻,被恶人算计才不得不放弃,但为朝廷为百姓出力之心依然不改。所以所谓的跟人私奔是不是有什么内情?

    能有什么内情?萧夫人那么宠爱他,难道还能故意诬陷他跟人私奔,彻底毁坏他的名声不成?

    有什么不可能?你是不是忘了,萧夫人并不是明月公子的生母,明月公子和纯玉公子两人从小就被却是给调包了。如今得知实情,以萧夫人以往的斑斑劣迹,能放过明月公子这个取代了他儿子的位置这么多年,还欺骗了她这么多年感情的情敌的儿子?

    这人说的可谓是毫不留情,一点都不含蓄,偏偏却是说中了所有人心中的想法。

    很多年轻学子并不知道萧氏以前干过的事情,但一些本就是京城中人家中还有些势力的书生学子们,可都听过家里人说起过这位萧夫人未出嫁前的事迹。

    实在是那些事情在当时闹得沸沸扬扬的,就连皇帝也很偏心的偏宠萧夫人,让很多人都有所不满,也对她有所忌惮。告诉后辈这些事情,就是要告诫后辈们尽量不要惹到这位萧夫人。

    众人这么一想,就对厉怀明私奔一事持怀疑的态度。

    厉怀安再次被提溜出来跟厉怀明做对比,然后众人就发现厉怀安以前拿出来的诗词风格怎么跟厉怀明的这么像?说一脉相承都不为过。

    然而厉怀安常常话里话外都在暗示是厉怀明不允许他读书写字。那厉怀安是怎么写出这些风格和厉怀明那么相同的诗词文章?

    就连厉怀明在他的文集中提到过的自己在用词用典上的小习惯,厉怀安也有,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研究模仿就能写出来的了。

    说两人之间没有师徒之实谁信?

    那这纯玉公子的人品也就没有他表现的那么冰清玉洁了。如果真像他们猜想的那样,厉怀明曾经教导过他,那他现在所做的就是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非常的令人不齿。

    但也有人生出了不同的想法,如果说厉怀安所拿出来的诗词文章其实都是厉怀明写的呢?

    厉怀安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不知不觉中被扣了个不尊师重道忘恩负义的大锅,大量的声望值雪崩一样往下掉。掉得他窒息了好久,赶紧追问系统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得知了又是因为厉怀明,让他受到众人的质疑后,气的牙齿都快咬碎了,更不敢再拿厉怀明的诗词文章出来招摇了。

    只能再动用系统的置换思想功能,在一次诗会上置换了场中诗词写得最好的一位书生的才思,把那书生想到的诗率先写出来,得到了全场所有学子的夸赞,这才保住了他才子的名声,也稳住了血崩一样的声望值。

    只有那位书生心里震惊不已,却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能归根于巧合,但心里隐隐的还是觉得厉怀安有些邪门。自此之后躲他躲得远远的,但凡他出现的地方,
第(3/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