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分卷(2)

第(3/4)节
女官见怪不怪,平静到几乎冷酷的地步,要她们继续向前,切莫让太后娘娘等久了。

    曲今影的母亲曾与太后是手帕交,幼年时她常随母亲入宫,认出趴在长凳上挨棍棒的人,正是太监总管易东坡。

    此人两鬓已经花白,干干瘦瘦,后背已是血迹斑斑了。

    她的双手交握在身前,一阵冷汗沁在手心,用一副看似清贵端庄的模样,行礼蹲福。

    太后端坐在紫檀漆心的宝座上,接过兰嬷嬷捧来的清茶,淡淡地呷了一口。

    她年逾半百,姿态得体从容,光华貌美的脸庞上尽是柔柔软软的神色,眼眸却是柔中带厉。

    由此可见,早年在后宫是位狠角色。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优秀代表。

    一言蔽之,上一届宫斗冠军。

    在这样一位传奇面前曲今影越发忐忑,心跳如擂鼓。

    她浅浅抬眸,发现兰嬷嬷身后还站着一个人,手捧着厚实的册子,一页页的仔细翻过。鎏银的雕花簪子,一丝不苟的盘发,伽罗色的单襦与长裙,仅这身简雅自然的装束就与其他女官大有不同。

    曲今影对她有点印象宫正楼千秋。

    她与太后是一般年纪,样貌不算出众,却独有一份严肃端正。

    又是个不好对付的。

    曲今影这般想着。

    回禀太后,万寿宴上的女眷全在这了。楼千秋呈上名册,请您过目。

    太后信任她,看也不看就把名册推回去。

    楼千秋会意,朝身侧的几名女官嘱咐了几句话,便上前对一干女眷们道:诸位稍安勿躁,今日只是请你们来慈宁宫循例问话罢了,劳烦诸位在殿外稍候,若叫到名字就请入殿来。

    言罢又翻开册子,唤出第一个名字。

    被叫到的女子出列,惊慌的回答她的问题。

    夜宴那天与谁来的?何时离席?去了哪里?都干了什么?何时回席?何时离宫?

    凡是有犹豫之处就多问几句,若再磕磕巴巴就要高声斥责,非逼着人说出所以然来。

    还在长凳上趴着的易东坡已经奄奄一息了,执行杖刑的内官拖他下地,在老虎凳上换新人全是养心殿的小太监。

    他们年轻力壮,惨叫与易东坡相比可谓中气十足,求饶的花样也多。

    画面太残暴太血腥,胆子小的女眷吓出了眼泪。

    楼千秋出来安慰道:诸位小姐别害怕,照实说就行,如果没有可疑的地方等禀了太后,即刻送各位回去。

    她翻了手中的册子一页,往前一步,来到了曲今影跟前,领着她进了殿内,当着太后的面问:清慧县主,前夜巳时三刻您离席去了哪?

    曲今影绷直脊梁,徐徐的一颔首:吃了酒有些醉,去东配殿歇息。

    呆了多久?

    一个时辰。

    这么久?

    东配殿里有几位许久未见的闺中密友,坐在一起吃了会儿茶?

    哪几位?楼宫正盯住她的双眸。

    户部右侍郎的长女,中书侍郎的孙女,五城兵马司的侄女。

    快至午时了,火轮高吐,白烂的日晖烤的人眼皮发烫,她不禁揉了揉眼又说出了她们的名字。

    楼千秋唤出她们,待到确认后才接着问:这一个时辰你都呆在东配殿?没去过别的地方?

    吃茶到后头,我独自去了临渊阁上透了透风。

    用了多久?

    两炷香,只小憩了一会儿。

    有谁可以作证?

    三位闺中密友很仗义,表示她所言不假。

    楼千秋的询问完毕,上下打量她,眼中有些意味深长,令她浑身一颤。

    太后却很是满意,笑着唤她闺名:影儿,快到哀家身边来。

    她的嘴角抿出一抹乖巧的笑,走上前去。

    你可算回京了,三年没见,让哀家好好瞧瞧你,出落的愈发大方了,真好。

    多
第(3/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