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穿回九零全家下岗前 第103节

第(2/3)节


    黎夏没吭声,人家是亲姑嫂,她也就听听。

    琪姐顿了顿,“之前她不敢和爸妈说,打电话让我出面去劝阿明。别说我隔山隔水的,就是我就在跟前,他一个三十多岁,手下兄弟上百的大男人也不会听我的啊。又不是三岁那阵,我让他往东他不敢往西。不过啊,这事是阿明做得不对,我也打电话说了他一顿。但是没用啊!哦,听说秦丹还让你跟她一起去抓小三呢,你可别掺和!你还没结婚的人,别卷进这种破事里。”

    黎夏点头,“嗯,我没掺和。”

    第二天琪姐就又上班了。不过黎夏都二十三四的人了,倒也不用她太操心。

    黎夏周一起来,坐出租去定制会员开和购物卡,各定制了一万张。

    又去买收银机。北京的出租车司机地头熟,又爱侃。

    四通是如今的收银机名牌,占据市场很大份额。她直接就找到了这家。

    像她这样的小型用户,人家直接推荐她购买只具有基本功能的一代收银机。

    她买了五台,连同寄回去的费用两万。她直接寄到市里,让傅杳钧收了发往各店。

    虽然不是大客户,但也过得去了。厂家专门安排了人教她,连基本故障的排除都教了。

    黎夏毕竟是有电脑基础的人,操作这种古董机虽然复杂一些,倒也没多久就熟练上手了。

    但她继续每天打车早出晚归去学。

    关键是太远了,这个售后服务太高昂。所以能学到的东西她都要学会。

    转眼又是周末,而且又是个大星期。厂家不上班,她便同黎琪约了去看房子。

    “海淀区二环内差不多四千一平。但你没法办房贷,得一次性付清呢。”

    黎夏挽着黎琪的胳膊,“我这回啊就看看。”

    “下回来买是吧?

    “嗯,有钱了来买。琪姐你要是手头不紧也多买一套。海淀区这么多好学校,绝对的稀缺资源。”

    黎琪想了想,“我单位也要分房子了。有两套了再买好像没必要。”

    黎夏点到即止,没有多劝。各人有各人的打算。而且,确实有两套也够了。

    楼房还好,黎夏看着不是太大的感受。虽然知道以后这个地段均价要飙到十几二十万一平,但对比到时候她的身家,也不值得眼红。

    但是看到居然还有小四合院卖她一下子就激动了。一个150平的小四合院才要价六十多万!

    不过,她现在拿不出来。

    黎琪道:“现在的人都喜欢买楼房呢。楼房住着各方面都要方便些。拿出来卖的四合院一般都很破,需要花大钱去收拾。八成是前些年住进去很多人家,后来落实政策被原房主收回的。这种房子格局都被毁了。”

    “我更喜欢四合院,接地气!”

    正好有人进去看房子,她们姐俩便也跟着进去了。两个人都穿得很体面,便也顺利进去了。

    虽然只有150平米,但天井之外都是房子,往外修了一间,还弄了阁楼。算下来房间还真不少,都十一室了。从前的格局完全被破坏了。

    要想买来住得舒服,是得好好收拾收拾才成。

    依着黎夏的性子,加建的房间和阁楼肯定是要拆了的,宽宽大大的住着才爽。

    当初能修这种房子的都是有点家底的人家,请人设计过的。

    买下来再请专人复原,应该是很不错的。

    “这祖上传下来的,那十年住进来几户人家。前几年好不容易政策落实了,才陆续把他们都请了出去。但房子给我弄成这样了没人管。我正好要出国,就索性卖了换美金出去闯一闯。”

    “你要价也太高了。一口价,五十六万!”

    原来网上的那个段子是真的。

    九十年代几十万卖了四合院出国。奋斗二十年抱着几百万回来一看,老房子值几千万了!

    不过这会儿,确实是出国热盖过一切。好多人都觉得外国的月亮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