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分卷(124)

第(2/4)节
会不告诉你。

    荆拓愧疚,皇后嫌臣拖后腿。

    裴瑶不厚道地笑了,李姑娘傲气,日常嫌弃百里沭,没成想,自己的徒弟也会嫌弃。

    她不在宫里,你去找找。她想起楚元的埋葬之地,可她不知埋在何处,只好问荆拓:你可知你师父常去之地有哪些?

    皇后行踪从来不告诉臣。

    裴瑶也没办法了,你这徒弟真是差劲。

    荆拓万分愧疚,忙弥补自己的过错,臣这就去找,师父若不在洛阳,多半去了绍都。

    皇后爱去绍都,往年每年年初都会去拜祭故人。今年去过一回,或许又去了。

    裴瑶思索了会儿,道:先等等,明日清晨再不回,你去绍都找一找。李姑娘不见后大多翌日清晨就回,若是没有回,多半是被事情绊住了。

    荆拓领命,回去准备调兵。

    殿内空荡荡,没有李姑娘,好似缺了许多东西。裴瑶坐了片刻,不想再待着,回到自己的寝殿安置。

    一夜醒来,皇后没有归来,荆拓领着三千御林军悄悄离开洛阳城,策马加鞭,赶往绍都。

    皇后不在,豫州伪汉朝则来使臣,要求面见皇帝。

    古来规矩,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丞相发令,客客气气地想将人请入洛阳城。

    洛阳是大汉朝一百二十多年的帝都,繁华远胜当年的绍都,豫州徐州等地更是难以相比。

    时辰进入洛阳城,迎面便是亭台楼阁,引路的更是故意将他们往繁华之地引,酒肆林立不说,更见各种商铺。

    鳞次栉比的屋舍,琳琅满目的货物,锦衣华服的路人,让人挪不开眼睛。

    使臣见状,咽了一口又一口的气,没来得及咽下口水,又见上东门处威仪赫赫的御林军,手执长戟,目视前方,见他们来,眼睛眨都不眨。可见军纪严格,大魏治军有道。

    进入宣室殿,文武站在两侧,穿着朝服,彰显大朝风范。

    瞧着使臣目瞪口呆的眼神,裴瑶轻轻一笑,之前她早就打听过了。伪汉朝不过是搭建起来的草台班子,李承业又是日日荒淫的性子,朝臣上朝穿着自己的常服,兵士大多没有盔甲。

    若不是凭着一腔热血,怕是无人会跟随李承业。

    说白了,都是看不惯大魏女子为帝罢了。

    伪汉使臣不跪大魏皇帝,腰杆挺直,高傲地对视裴瑶,裴瑶轻蔑道:朕不与无礼之人计较,你么大可说明来意,朕不会杀你们的。

    大魏女帝容貌昳丽,仪容端庄,高坐在龙椅上,并无失礼之处。

    伪汉使臣不跪,满朝气恨,女帝有言在先,他们也只好按下心口的话,静等着使臣搭话。

    使臣嚣张,以为女帝害怕,当即就说出自己的要求:我们想要回废帝李璞瑜,大魏陛下若应准,我们则送上美女。

    裴瑶勾了勾唇角,若是不给你们呢?

    不日将兵临城下,还望女帝好好斟酌,可愿为了一人毁了大魏基业。

    丞相脾气甚好,在听到这么嚣张的话后还是忍不住生气了,对着使臣开口:你们痴心妄想,那是我们大魏的逍遥侯爷,是有侯爵在身,并非庶民。

    你们的逍遥侯是我们大汉的罪人,我们的罪人,你们捧在手心里,可见你们也无甚本事。

    丞相被这般无厘头的话气得无语,当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裴瑶却平静地问丞相: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指的是不能杀人,对吗?

    女帝问话有些偏离主题,丞相先是一愣,而后据实回答:回禀陛下,道理是没有错的。

    裴瑶笑了,不杀也成,缺胳膊断腿亦可,不如这样,一人割一条左腿,一人割一条右腿,再来一人割一只左胳膊,拼成一人,就当朕送给李承业的璞瑜。

    殿上文臣皱眉,武将露出欣喜的神色,比起沉着,武将不如文臣,可比起狠心,武将远胜文臣。

    武将征战沙场多年,他们觉得能留下一命,就是女帝恩赐,
第(2/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