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分卷(114)

第(3/4)节
屏息,她却停止下来,吩咐道:能超过本宫者,赏金百两。

    言罢,不少将士跃跃欲试,就连赵奎都试了一箭,虽说射中红心,可没有穿透。

    他让人拿来重弩,臂力张开,双臂的力道很重,李乐兮嗤笑,你怎地不将车弩搬来

    赵奎不理会,依旧选择射箭,李乐兮却当着他的脸,三箭齐发,箭无虚发。

    本宫改了规矩,三箭齐发。李乐兮轻蔑道。

    赵奎跺脚,臣家贫,想挣您这些银子,怎地就那么难。

    本宫的银子多,你拿自己的本事来取。李乐兮陡然觉得心情好了不少,可想到裴瑶,又觉得些无趣,若是裴瑶跳脚,她或许更高兴些。

    一箭双雕本就不易,何况三箭。

    赵奎办不到,领着自己的人气冲冲地走了,裴以安却选择继续苦练。百步穿杨也是练出来的,只要努力了,就一定会成功。

    李乐兮没有立即离开,而是留下看着裴以安射箭。外室子可比裴泽那位纨绔子弟强多了,难怪裴绥不在意裴泽有没有长歪,原来早就想好了后路。

    裴以安与裴绥很像,身上有一股不怕输的韧劲。

    李乐兮觉得无趣,看着裴以安不如去宣室殿哄哄女帝,这样,她晚上还可以分到半张床榻睡觉。

    毕竟,裴瑶一生气,会拒绝让她上床的。

    昨夜,可连寝殿都没有让她进。

    裴瑶今日很勤勉,朝会散后与朝臣商议徐州事宜,先招降,令人去谈判,先礼后兵。

    整个北方都是大魏的,相比较而言,徐州不过弹丸之地,妄想与大魏分庭抗礼。

    裴瑶懒散,今日一反常态,让丞相等人摸不透她的心思。商议过后,裴瑶又快速选出去招降的人,名望高,又与汉臣有交集,唯有大汉丞相吴之淮。

    吴之淮在魏军入城后,就退出朝堂,回家而去。

    裴瑶对他印象深刻,为今之计,令他当说客,也让百姓免于战火。吴家世代辅助君王,吴之淮心里认定大汉为主,当日退出朝堂不肯侍奉魏君,气节让人敬佩。

    裴瑶不喜战火,百姓存活不易,一辈子的积蓄,可能因为一场战火就失去所有。

    商议后,裴瑶亲自出宫去吴府。

    裴瑶穿着裙裳,金钗步摇,雍容华丽,让人带着上好的砚台与字画。听闻汉朝开国皇帝李同甫书法极好,宫廷里还留着他的墨宝,裴瑶不喜他,但能用他的东西来解决难事,也算是他的功德。

    吴府门前凋零,荆拓去敲门,门人探首,朝着他恭谨行礼,家主不在。

    荆拓奇怪:你家家主去了何处?

    家主回到绍都祖宅多日。

    荆拓将话传给裴瑶,裴瑶没有迟疑,吩咐荆拓:去绍都,再回去告诉皇后一声,免得她担忧。

    荆拓应下了,让人传话,自己给女帝驾车。

    午时出宫,到了绍都已近亥时。侍卫去敲吴家老宅的门,门人依旧很恭谨地来开门,言辞有礼。

    裴瑶初次感觉到了百年世家的底蕴,而裴的仆人见高踩底,有什么样的主子就有什么样的仆人。

    进入吴府,环境清幽,青石板铺就的小路带着古朴,让人恍然置身于林间。

    裴瑶在待客厅堂内坐了下来,婢女上送上热茶,她没有去碰,而是打量厅堂。

    大汉并非一无是处,许多朝臣怀揣壮志,为百姓谋福祉,为朝廷献真心。吴府的厅堂干净整洁,带着少有的简洁,放眼看去,并无奢华,可细细去品味,带着几分韵味。

    等候片刻,吴之淮匆匆而来,裴瑶礼贤下士,站起身轻笑相迎,吴老。

    吴之淮惊讶,太、太后娘娘、不不,应该唤您为陛下。

    他俯身大拜,分不清自己拜的是大汉太后,还是大魏女帝。

    裴瑶亲自扶着他起来,言辞谦逊,朕来,是想托您办一事。

    吴之淮听着裴瑶的话,并没有生疏,反而在感怀从前,他下意识看向门外,裴
第(3/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