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分卷(110)

第(2/4)节
李乐兮意识到目前的处境不善,伸手去拉着楚元:陛下,你要守住绍都吗?

    死守。楚元语气坚硬,脊背挺直,不忍回身去看皇后。

    李乐兮浅笑,我晓得了。

    李乐兮,你是李家的女儿。楚元叹气。

    李乐兮躺回榻上,目光轻松,我也是楚元的妻。

    罢了,随你。楚元懒于言语,三言两语无法劝服她。不过她有办法。

    李乐兮却道:随我的话,我就留在这里。她不善言辞,说不出太过好听的话,但夫妻同在的道理,她懂。

    没有楚元,她早就死在了白马寺的大火中,哪里有今日显耀的皇后。

    她很知足,多活这几年,她尝尽了甜味,知晓百态,更感悟了感情的快乐。常人活百年,还未曾有她这般的人生。

    她望着楚元更衣的背景,舌尖抵着牙关,颤颤道:楚元,倘若我说,我喜欢女子,你信吗?

    楚元更衣的手一颤,铜镜里的自己露出笑容,嘴中却答:朕不信。

    楚元,你别废后。倘若你废后,我就从城墙上跳下去,拿着帝王剑自刎给你看。李乐兮笑着说话,语气绵软,似春雨落在干涸的田地里,又似冬日暖阳照射在冰天雪地中。

    她凝着锦帐,唇角弯弯,告诉楚元:你守着绍都,我则守着楚元。

    楚元僵持的身子往外走,没有回头,也没有答话。她喜欢的李乐兮终究活成了皇后的姿态,她宁愿李乐兮自私,宁愿李乐兮心中没有她。

    江山与她,她一样都保不住。

    本来,她可以保住一样的。

    楚元去上朝了,李乐兮一人躺着,躺了许久,全身酸软,不得又起榻更衣。

    南嘉替皇后更衣,在一侧见她神色不好,就劝道:娘娘不如去白马寺进香。

    不想去。李乐兮不应,南嘉不安好心呢。

    南嘉苦恼,又道:或者出宫走走也好的,寺内香火好,或许可替娘娘解答心中疑惑。再者您与陛下结识于白马寺,您就当故地重游。

    南嘉,本宫哪里都不想去。李乐兮直接拒绝,她不能出宫,一出去就回不来了。

    南嘉又劝了几句,皇后照旧不听,甚至眼神都不给她。

    晚间的时候,楚元又来了,她带着一道玉令,皇后,这是调动王军之物,带着它,去找王军。

    找王军做甚。李乐兮不接。

    楚元将玉令塞给她,眉眼不悦,朕给的,你不能拒绝。

    她从未这么强硬过,李乐兮没有觉得她生疏,只有些许心疼罢了,但她知晓自己一接,楚元就会离开她。她依旧拒绝了,我不能要。

    楚元凝滞,目光带着冷硬与强横,不要就滚出齐王宫。

    她生气了。李乐兮垂眸,没有说话,看到腰间的血玉,她摸了摸,下一刻,血玉就被楚元夺走。

    楚元极为克制,从未放肆过,今日她将怒火洒在了血玉上。李乐兮罕见地伸手夺过来,你生气不该动我的玉佩,已经砸过一回,还要砸吗。

    楚元气极,忍住怒气,拂袖而去。李乐兮无语凝望。

    楚元走后,就没有再来后,玉令也被南嘉送去议政殿,楚元也没有再送回。只是那块血玉,被李乐兮收入柜中,不再拿出来。

    到了二月初这日,叛军已至绍都城外。各路兵马都在,他们内讧,自己先打了起来,绍都城内的百姓与世家趁着这个机会开始逃了。

    偌大的绍都城,在几日内沦为一座孤城。

    宫廷却照旧,御林军守着宫门,楚元依旧在议政殿内擦着自己的银枪,李乐兮踏进殿宇。

    阿初,我们也走。

    这里是大齐的命脉,朕走了,大齐便没了。

    李乐兮举步靠近,穿着红裳,认真凝着这位年轻的君主,她没有哭,也没有闹,只轻轻开口:你喜欢我吗?

    楚元不言,抬首回视她:朕从未喜欢过你。

    陛下太幼稚了些。李乐兮笑了,她没有
第(2/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