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92)
第(2/4)节
男女大防,又是兄嫂,皇帝心思不正。
李乐兮看了父亲一眼,轻轻道一句:父亲这时想起规矩,李三勾引姐夫的时候,可曾想过规矩?
李同甫被女儿说得哑口无言,怔忪良久,才道:事情已发生,后悔晚矣,难不成你还想做皇后。
父亲厚此薄彼,小心吃了大亏。李乐兮不愿多说,她自己就知一个道理,永远也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马车启步,李同甫心中不安,皇帝还小,亲政不久,若是乱了分寸,李家就会成为笑话了。
眼看着马车远走,他狠狠心,让人备马车,亲去恒王府。
楚元穿着玄黑色的龙袍在殿内走来走去,她心里有些不安,旨意下过以后就心生后悔,男女有别,又逢天黑,会让人对李乐兮非议。
她看向南嘉,南嘉眯眼笑了笑,陛下今日未曾向太后请安。
对,将李姑娘带去太后处。楚元豁然开朗,吩咐南嘉速去,自己先去见太后。
太后睡得晚,刚从园囿里走回来,远远地瞧见灯火慢慢靠近,脚下等了片刻,就瞧见皇帝跑了过来。
是跑的,不是走。
母后,儿今日见了一姑娘,十分有趣。
太后站稳身子,并没有责怪皇帝跑着不像话,只轻笑:李乐兮?
母后料事如神。楚元不好意思地笑了,上前搂着太后的胳膊,屏退左右,自己搀扶着太后如入殿,悄悄说道:儿觉得她很有趣,温柔中透着一股淡泊,像极了高山隐士,又像是山野间空灵的神女。
怎地,动心了?太后在坐榻上坐了下来,瞧着皇帝眉眼笼着的喜色,不觉皱眉,我记得李乐兮是先帝定给恒王的王妃,你怎地动了这个心思?
楚元在太后身侧坐了下来,被问起这层微妙的关系,心中也是不大舒服,便道:恒王喜欢李三姑娘,要娶平妻。朕好奇李大姑娘是何容貌,竟会让恒王嫌弃,朕就去看看。
李乐兮容貌昳丽,母亲早逝,是大家之后。我见过她的母亲,温柔秀丽,可惜早逝。李同甫过于迂腐,竟会让这等丑事成真。想来李家规矩不严,但哀家不会同意。聘为妻,奔为妾,李三要么做妾,要么青灯古佛。
太后言语间透着不喜,显然是要管这件事了。
楚元未曾料到太后会生气,一时间,她不知该说什么措辞,太后先她一步开口,你若喜欢,倒是可以纳妃,但你可曾想过你的身份吗?
太后不论叔嫂身份,而是最担心楚元女儿家的身份会不会暴露。
她做了万全的想法,多年前就给楚元准备好了皇后人选,只有楚元点头,她就会有懂事的皇后、聪明的儿郎。
这一切会在楚元点头后才会发生,楚元不同意,她也不会去勉强。
母后,您想多了,我不过觉得她有趣罢了,就想见一面,并无它想。楚元为自己辩驳。
太后凛然,问楚元:见一面之后呢?再送她回去?你舍得送,甘心送走?
这楚元哑口无言,她并未想那么多,不过见一面罢了,哪有您说的那么严重呢?
情始于初无非是见一见罢了,见一面以后呢,阿元,你该想清楚。太后不斥责,也没有不高兴,只徐徐问询,没有显示不耐,她有很多耐心,只是想让眼前人明白些事情。
楚元被问得哑口无言,沉默许久,原来还有那么多事情。
太后见她懵懵懂懂,不似朝堂上独断之色,叹道:见过一面后是不是还想见呢?隔三差五见,日日见,刻刻见,剩下的只有喜欢、爱。
楚元笑了,那我不见了。
不见就不见也没有什么事,她说道:那李家的事情交给您了,朕先回去。
太后了然笑笑,将人抢入宫就不去见一见?哀家想用晚膳,你不留下吗?
不用了,朕先回去,今日贪玩,奏疏还未曾动。楚元及时收心,将方才的躁动按了下去。她是皇帝,是黎民百姓之主,不该为这些私情耽误时间。
黑夜下,
第(2/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