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我在明朝开猫咖 第139节

第(2/3)节
  就希望老天爷开开眼,能让他们好好的过完秋收。

    天气回暖后,却也真的平稳了下来。

    秋风秋雨虽是一时比一时冷,倒也没了那般骤冷骤热的凶残劲儿。

    秋收当日,不仅是衙役们,便是锦衣卫都结伴而来,将舟贩那两亩地围了个满满当当。

    马仪在一旁搓着手,心中七上八下,也不知是个什么感觉:“顾郎君,依你看这两亩地能产多少粮啊?”

    顾长安想了想:“这是试种,许是不太多的。或许能有个二十石吧。”

    “啊?”马仪有些惊讶,“二十石么?这一亩地便是十石!这可确实是大大的高产!”

    “马知府,我预估的是一亩地的产量。”顾长安笑道,“若是两亩地,许是能有个四十石左右。只是这毕竟是试种,或许不会有这么高。”

    这数字一出,马仪激动地浑身都在抖:“而后十石便已不错,更遑论四十石!这、这……这真是天助我大明!”

    “顾郎君,你许是不知道。咱们老百姓辛苦一整年,一亩地得个三石粮食便已算是丰产。”他说着话,眼泪就哗啦啦的流了下来,“二十石,亩产二十石!”

    “都去帮周二郎收粮!我们今日便将这两亩地都收了,看看到底有多少红薯!”

    “喏!”

    衙役们大吼着应声,全都冲进了田里。

    他们去年就帮着佃农们收过粮,今年俨然都是熟手,一个个扛着锄头,迎着秋日的阳光干得热火朝天。

    这边热闹,涌金门外那些舟贩也涌了过来:“是猫老爷的田要丰收了吗?”

    “收了多少了?”

    “已然超过五石了,才收了一小半地咧!”

    “嚯!”舟贩们一惊,又冲顾长安喊,“猫老爷,这新粮食我们什么时候能种上啊?”

    “若是今年收成好,待到明年春耕,会再选几户人家来试种。”顾长安说,“你们莫要着急。”

    “这关系到饱肚子的事情,能不着急吗?”

    他们围做一团,眼巴巴地看着田里的衙役们。

    田边,那没见过的圆鼓鼓的大果子,已经堆成了好几座小山,有负责收粮的衙役们不停往返其中。

    “看起来脏兮兮的,不知道吃起来啥样。”一个舟贩说。

    “听说是甜的。”另一个舟贩道,“我专程去问过老周。老周说吃起来跟蜜似得。”

    这话一出口,围着田边的舟贩们心中就更加热切了。眼见衙役们收完一亩地收了锄头,他们便迫不及待地问:“有多少?”

    那边厢一直在收粮的衙役长大了嘴:“马、马、马知府,不是二十石!”

    马仪一听,心中略有些失落:“那是多少啊?”

    那衙役喘着粗气大吼道:“是、是二十四石啊马知府!”

    第128章【一更】谁能抵抗这样的诱惑?

    两亩地的红薯整整齐齐的码在了地里。

    整整五十石,还盈出了一斗。

    这红薯的产量,比顾长安预估的还要多出了十石。

    这简直,这简直……

    马仪紧紧地抓住舟贩的手,激动得热泪盈眶:“你好,你很好!赏,重重有赏!”

    他激动得连话都说不清了,被他拉着的舟贩也是满脸热泪,只能哭着点头,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顾长安也没想到这一次试种就能有这么多收获。

    虽然他买红薯的时候,那个科技侧的卖家与他说的是高产粮种,大抵每亩地能产两千公斤到三千公斤之间,但顾长安真的没想到,只是试种,每亩地均产都有三千斤了……

    如此看来,日后种植经验上去了,施肥的法子也跟上了,即便翻个倍也不是不行。

    他站在一旁思考着,田里的衙役们已经开始叫车拖粮食回衙门。涌金门打舟的舟贩们看着格外眼热,纷纷冲顾长安喊话:“猫老爷,我们也想种这个!”

    顾长安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