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02)
第(4/4)节
在太子的审理下,这件案子很快就水落石出,燕王私底下咒骂官家的事情确实存在,他也怕官家对自己下手,所以打算利用不祥之兆等舆论手段来吓唬官家。但最终这事被他的幕官发现,并被制止,所以这事才没有传出去。
至于岳揺纺绣的刺绣,也被下令销毁,但负责这件事的赞读却偷偷将证据保留了下来。
r后来燕王待这赞读不好,又贬黜了他,他心怀怨愤,决心报复。于是在丁相的指使下,出面揭发这件事。
这事还牵扯到宰相,太子无法决断,因而请示病中的官家。官家主要处置了这桩事的那些罪魁祸首,比如燕王贬为江陵郡公,削减食邑;丁相的手伸得太长,搬弄是非,又曾抢占别人的功劳,因此罢相,被贬出汴京,外任知州。
其余人等的处置,都由太子处决。
等太子处置岳揺纺时,他问赵长夏:卿觉得本宫应如何处置这绣娘?
依照法度惩处就行。
可我听闻她与令妻是亲戚。
若臣为其求情,难道不是希望殿下徇私枉法吗?臣蒙殿下看重,委以重任,若仗着殿下的这份赏识,以权谋私,岂不辜负了殿下的知遇之恩?
赵长夏在官场浸淫了许久,也学会不动声色地拍马屁了。
太子果然十分高兴,于是判岳揺纺徒三年,罚铜七十斤,然后逐出文绣院,永世不得再入文绣院。
至于岳炎方,只是罢官,并未有别的惩罚。
然而罢官对岳炎方而言便是最重的惩罚了,多年的苦心经营,都毁于这么多年来的私心,也可谓是自作自受了。
既然没了官职,岳炎方一家子在汴京也待不下去了,便决定回乡。
岳家临行前,曲清江与赵长夏也去为他们送行。
岳炎方并未责怪赵长夏没有为他求情,他似乎是想开了,也知道自己在文绣院丞这个位置上一待就是那么多年,并未一点前进的机会,就知道他的仕途也就这样了,无法再进一步,那仅仅是被罢官,似乎已经很是幸运了。
曲清江道:等我们回乡,再前去岳家探望舅舅。
岳炎方一怔,因为曲清江这句话透露出来的信息太大了,他一时无言,十分不解赵长夏的打算,又遗憾她的打算,还有些自嘲地想,他要是有赵长夏半分觉悟,不贪慕权势,也不至于沦落至此。
辞别了曲清江、赵长夏,岳家一大家子便踏上了回乡之路。
曲清江这才来到洛春鸠的家里,见她门前似乎有不少绣娘出入,曲清江便多等了会儿,直到洛春鸠出来将她请进去。
第(4/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