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69)
第(2/4)节
务就已经颇具挑战性,她得提前做好规划、制定运营测算方案。
当初说好的成为农业型人才,现在是逼得我农学、经济学兼修啊,到时候是不是给我双学位?
【】
原本我只种四分西瓜田,一是想检验一下自己的专业知识,二是想完成任务。没想到你这一次性给我三块瓜果实验田,那分明就是要我绑定三亩田作为瓜果田,这就是要我扩大种植面积的意思啊!
赵长夏向系统诉苦,可无论是西瓜还是什么,都是需要轮作的啊,系统的培训手册说了,西瓜的前作最好是水稻,如果我选了一块稻田来绑定了瓜果实验田,那我来年种稻怎么办?
系统没有回应,不过没过几日,实验田的说明又更新了:实验田与瓜果实验田可以解绑、重新绑定(限一年一次)。
系统再一次做出让步,赵长夏感慨:你的各项机制都几近完美,不给人钻一丝空子,不过在接纳建议方面还是挺人性化的。
【( ̄v ̄)】
赵长夏:
系统竟然学会发颜文字了!
种植西瓜的季节已经过去了,赵长夏也不急着绑定新的瓜田,反而让郑阳替她宣传西瓜只剩最后五个的消息。
那些被西瓜的滋味所诱惑的豪门大户得知西瓜只剩最后五个,想要再吃只能等来年的夏季后,立马让人去曲家买。
奈何求购的人太多,五个西瓜压根就不够分。为了得到这最后五个西瓜,财大气粗的豪门大户们纷纷主动提价,把原本三百文一个的西瓜,通过竞价的模式涨到了五百文一个。
要不是赵长夏担心涨太多会引起反噬,故意压制了一下价格,这个价格或许会更夸张。
财帛动人心,赵长夏也不想勾起别人的贪念,从而做出对曲家不利的事情来,所以她私下分别给那些买瓜的人打了折。这些人以为她只给自己打折,心中顿时大喜,纷纷约定让她来年给自己多留一些西瓜。
赵长夏既赚了钱,又拉近了与这些土豪、形势户的关系,可谓一石二鸟。至于那些眼红她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她可没闲功夫关注他们,不然哪里对付得过来?
虽然她的身上依旧印着曲家赘婿的烙印,可如今这鹄山乡七成形势户都知道了她这号人物,也知道了她的能耐。
r当她提出从鹄山的水潭那儿挖一条沟渠,到曲家位于泾村的薄田处时,她所受到的阻力可小太多了。不仅小了,反而还多了很多助力,得知赵长夏准备开发那些薄田来种西瓜,自然有的是人支持她。
曲清江回想起当初赵六月跟她爹提出这个建议时的情形,可以说,她爹在鹄山乡经营了几十年,凭他的名声与地位都办不到的事情,却被赵六月一个赘婿办到了,这真是不可思议。
距离上一次你拿出舆图,提出这个建议,已经过去两年了吧?曲清江看着这份略微发旧的地图,忽然想起她爹,然后触景伤情,情绪低落了起来。
赵长夏敏锐地发现了她的情绪变化,轻轻握住她的手,道:还差两个月便两年了。
曲清江回以微笑:时间过得真快。
她低头看地图,转移了话题,六月打算从哪里开始挖?水引进来又如何排水?
赵长夏不是水利方面的专家,但她找了郑阳,通过他弄清楚了乡里各个堰闸的情况,为避免跟掌控了那些堰闸的形势户起冲突,她特意绕开了那些堰闸和沟渠,规划了一条独立的沟渠路线。
虽然这么做会增加成本,但受益的农田变多了,大家受了她的恩惠,自然不会再说她的是非。
赵长夏这次卖西瓜的收益全都投进了这里,不仅如此,也从公中支取了十几贯钱,好在她们今年没有遇到什么天灾,粮食产量再上一个高度,达到了平均亩产八石的水平!
里正的谷种也是跟曲家买的,虽然没有化肥等加持,但亩产还是达到了六石这个可观的数量,高兴得他又以高价找赵长夏买了几石晚稻的谷种。
不仅是里正,在确认了
第(2/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