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66)
第(3/4)节
七月是插播晚稻的农忙时节,家家户户都在热火朝天地抢种晚稻,曲家自然不会例外。
不过当初这些农活几乎都是赵长夏一个人干的,如今雇了几个短工帮忙,因此才三五日就将曲家的五十亩稻田的秧苗插播好了。
稻田的墒情有赵长夏的实验田监测,所以她近来的重心都在那几分瓜田上。
早前,赵长夏得到瓜果实验田的时候就开始学习和模拟种植瓜果,然后失败了好几次后,她终于较为全面地掌握了种植西瓜的技巧。
于是四月下旬的时候,她从流动农贸市场买了些西瓜种子,种在了曲家旁边的空地上。这块空地是砂质壤土,用来种西瓜正好。
虽然没有大棚种植技术,但赵长夏曾在农资服务站,偶尔才会出现的特殊商品那儿刷到了地膜。
没错,就是现代科技产物塑料薄膜!
赵长夏还记得自己曾经吐槽这里不具备大棚种植技术条件,这才过去一年多吧?系统还真的将塑料薄膜弄出来了!
赵长夏说:系统,万一千百年后,考古人员挖出这东西,不好解释吧?
【农用地膜是系统出品的可降解塑料薄膜,无毒无害,不会污染和破坏环境大自然,毕竟优培系统旨在为农业发展做贡献,如果破坏了自然环境,这就与系统的初衷相违背了。】
一般需要多少年才能完全降解?
【埋入地底,两年可完全降解。】
这降解速度还真是快。
知道不会破坏环境后,也不管它会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赵长夏大手一挥,花了500成就点将这500米长的地膜给买了。
地膜只有一米宽,薄且透明,因此赵长夏在瓜田里铺设地膜,再在上面铺了一层薄薄的土壤后,它并不起眼。加上曾经有人想动赵长夏的稻田结果被她整治了一番后,就再也没有人敢靠近她的田了,因此她的西瓜都已经长好,也没人发现瓜田的地膜。
曲清江倒是发现了,但她已经习惯了赵长夏时常能拿出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儿,因此并不在意。
洛春鸠找上门来的时候,赵长夏正好收了几个西瓜准备给曲清江试吃。
小伙子,这里是曲锋曲家吗?洛春鸠问。
赵长夏偏过头去,看见是一位年过半百的妇人。她是乘坐马车来的,身上的服饰不管是用料还是纹样都颇为精美讲究,赵长夏猜她的来历不简单。
是,不过您要找谁?赵长夏问。
我来找岳,哦不,找曲清江。洛春鸠有那么一瞬间脱口而出要找岳机杼,不过想到她已经去世多年,就连曲锋也去世了,这曲家理应只剩曲清江一人,才纠正过来。
您先进来坐着歇会儿吧,我去帮您叫她。
洛春鸠隐约猜到了她的身份是曲家的赘婿,但这不是自己所关心的,便没有多问。
赵长夏抱着西瓜去找曲清江,后者看见她手中的大西瓜,眼睛都亮了:寒瓜长好了?
嗯,熟了。
那切一块给我尝尝。曲清江已经很多年没吃过西瓜了,尤其是在这么热的天里,她只要想到西瓜那甜美多汁的滋味,便满口生津。
赵长夏将西瓜收了回去:等下再吃,家里来客人了,是一个年过半百的妇人,来找你的。
可是来找我买绣作的?
赵长夏摇摇头:她说了个岳字,估计是你娘的旧识。
听到这里,曲清江收起了玩闹的心思,神情端正地走了出去。
她没见过洛春鸠,自然不认识她,但洛春鸠一看到她,便知道她确实是自己要见的人:你就是乐娘吧?跟机杼长得还是有几分相像的。
婆婆认识我娘?曲清江问。
老身洛春鸠,早年曾指点过你娘刺绣,不过后来她嫁了人,我们便没再见过面了。洛春鸠说到这里,眼眶已经湿了。
二十多年了,岳机杼曾经是她最看重的弟子,可谁能想到世事无常,岳机杼先是断了手指,失去了
第(3/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