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国家制造 第153节

第(3/4)节
,知道他发表过很多篇sci论文,是中科院学士李泽业的学生,目前博士生在读。可以说品学兼优,但从资料上看不出什么特别的东西,究竟以前是研究什么的?

    周楠这边想着,另一边季椽已经回答了不少李莉关于技术上的问题,不时引导到加思·米尔恩身上,几人交替回答问题。采访一个多小时都很顺利,快结束时,李莉终于忍不住问了卫星外的话题:“我看季先生比其他工程师年轻太多了,可以问问你在卫星基地负责的工作吗?”

    从年龄上看,季椽应该是硕士研究生,这个学历在卫星基地就是最底层的技术员。但底层技术员是不可能代表卫星基地接受采访的,因此李莉对他很好奇。

    对于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季椽转向周楠:“周工,可以说吗?”

    周楠想了想:“也没什么好隐瞒的,你回头不也要写论文吗?到时候还不是人尽皆知。”

    像微小型卫星这样的高新技术,对国际公布时,肯定要发表相关论文的。季椽这个负责人的名字怎样也无法隐藏,也没有隐藏的必要。

    于是季椽点头:“我是微小型卫星项目的负责人。”

    “主申请人,主研制人,主负责人。”周楠补充:“我听说微小型卫星项目,因为季椽是申请人才获得批准的,不然中科院也未必敢批这么一大笔钱……啊,似乎不该说的,这段话记得剪掉。”

    第218章863计划

    一段采访结束,几人都有点累。因为李莉实在对季椽感兴趣,并直言“年轻的卫星负责人”是一个能让观众都感兴趣的话题,因此多采访了季椽不少问题。

    然而,季椽不能说的实在太多了。

    比如……

    “季先生有没有出国留学过?去的哪个国家?”

    前苏联,能说吗?

    季椽:“……过。”

    “除了微小型卫星外,季先生还参与过哪些科研项目呢?”

    第二核武,陆基中段导弹防御系统,能说吗?

    季椽:“……过。”

    “你认为自己参与过的最有意义的科研项目是什么?”

    跟随南海科研船占领南海岛礁……能说吗?

    季椽:“……过。”

    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

    季椽才发现,自己以为一直是学习、科研的普通生活,细算起来,居然没几件是普通的。

    采访到后来,李莉不敢问了,季椽也实在没什么能说的,于是就这么大家都心累的结束了。只有两名外国人一头雾水。

    在季椽接受采访的时候,宋冀宁也突然被人叫到一间办公室内。等在办公室的人是一名五十多岁老者,没有穿白大褂,但身上有着和科研人员一样的气质。宋冀宁感觉他有些眼熟,问道:“你好,我是不是在哪见过你?”

    “是的,我们见过。”老者点头,笑着感叹:“你们当时从苏联带回来一批核武研究员……”

    宋冀宁瞪大眼,脸上露出一丝久逢故人的笑容:“啊——对,我想起来了,你是柳璋柳学士!”

    当年一同参与第二核武研究的人实在太多了,宋冀宁能记住也,也是因为他属于主研人员,中科院学士。否则要只是普通科研人员,宋冀宁还真记不住。

    “几年不见,难为你还记得我。”柳璋笑笑,亲切道:“你和季椽这几年发表的论文,参与过的研究,我们一直在留意。今天来找你,是有一个项目,想请你参与。”

    宋冀宁收起微笑,坐正身体:“在听项目之前,我先问一句。柳学士是单独邀请我,还是连季椽一起?”

    “只有你,没有季椽。”

    “那我拒绝。”宋冀宁起身。

    “你不想听听是什么项目吗?”

    “不打算参与,所以还是不听为好,万一不小心泄露什么,对你我都没有益处。”宋冀宁转身欲开门。

    “你想跟季椽越走越远吗?”

    宋冀宁顿住,
第(3/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