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重回高考那一年 第86节

第(3/4)节
中的时候被砍掉了,留下了光秃秃的树桩,纪时靠着树桩转了一圈,没敢在后面跑,因为墙底下都是绿苔,踩上一脚很有可能会滑倒。

    一转眼,就到了除夕这一天。

    纪爸纪妈两人把家里该清的清该扫的扫,连纪时房间的窗户都擦干净了,不见一丝灰尘,不过他家这栋房子是几十年前纪爸纪妈结婚的时候建的,用的还是老式的那种玻璃,现在摸着凹凸不平,就算擦干净了视野也不清晰。

    纪时什么忙也没帮上,只有在贴春联的时候帮他爸刷了糨糊,抹在春联边角上,等他爸踩在凳子上贴的时候递给他。

    纪时小时候的春联都是人手写的,红底黑字,上面写着寓意家和万事兴的句子,现在就变成红底烫金的字了,时髦值约等于零,但是农村人喜欢,而且贴着金的确实显得屋子亮堂一些。

    纪爸从大屋贴到房间,又从房间贴到厨房。

    除夕的早上还要给家里的祖宗们烧纸,祈祷祖宗保佑,纪爸还要带着纪时去上坟,他们村组里基本都是姓纪的,祖坟都在村西一个角落里,纪爸和纪时出门的时候,路上刚好在化冻,干干净净的鞋子走着走着就全沾上了泥。

    一路上,他们也能遇到村里的邻居和本家,大家停下来闲聊会儿又很快都离开了。

    纪爸和纪时两人一前一后走着,倒不是不能并排,只是村里的小路太窄,两个人一人走在路中间的话,另一个就要掉到河沟里去了。

    最近没怎么下雨,河沟里也没水,河坝上都是之前扔上去的枯枝,反而是杂草长得最凶猛,把路都给占住了。

    纪爸会在路上聊聊他最近看的新闻,还有村里最近发生的神奇的事情,让纪时去猜谁做了什么。

    纪时小时候还是能猜到的,现在和村里人接触少了,很多人他都忘记对方叫什么了,自然什么也不知道,纪爸这个时候就会笑眯眯地给他揭晓答案。

    上坟的时候走的是一条路,回家了就必须走另一条路,他们一般是从家东头的那条路往北走,再从二姑家旁边那条路回去,回去的时候,二姑父也刚好上坟回来,和纪爸纪时打了个招呼,纪爸让纪时先回家,等回过家了再去二姑家玩。

    这是他们这的传统,也是规矩,纪爸他们这一代始终认真遵守着。

    回到家之后,纪妈也已经把粉炒好饭煮好,他们就吃这个做早饭,这也是习俗,炒粉也不是一般人印象中卖的粉丝或者粉条,而是大块的粉块,和韭菜一起炒着吃特别香,纪时也尝不出那是什么做的粉,感觉有点像集市上卖的凉粉的味道。

    “吃过饭你再去看看大棚。”纪妈提醒纪爸,“下午你也别上桌子,别人喊了都别去,家里还有事要你弄。”

    “过年了他们家里没事做吗,还摆桌子?”纪时好奇道。

    “几个人一喊桌子不就搭起来了吗?咱们这边闲人又不少。”

    上桌子就是上牌桌的意思,春节期间几乎从初一到初七都没得歇,天天有人上桌。

    纪爸其实去得不太多,但是冬天活儿少,他闲着没事做就会跑人家家里看牌,看过了就被催着上桌,尤其现在炸金花比较流行,牌桌上人越多越过瘾,反而人少了没什么意思。

    但他们家也不是完全闲着的,家里长了大棚要时常盯着,气温上来了要开棚透风降温,温度低了又要早点关上,青椒西瓜这些经济作物都是比较娇贵的,这两年长多了经验出来了,以前没经验的时候,好好的苗说不活就不活,纪爸和纪妈不知气了多少回。

    可气完该长还是长。

    纪爸一直觉得自己没财运,农作物的收成看天,不会年年好,也不会年年差,但他们家收成好的时候东西价格就低,价格高的时候要么没种要么种得少。

    家里整体还是缺钱的,纪时又是高三,他们必须把更多精力放在纪时身上,对田里就不得不有所疏忽。

    但今年和往年不同。

    开过家长会之后,纪爸只觉得干劲满满,做什么活儿都有动力,他这
第(3/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