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龙纪】 序章(下) 劫
第(6/6)节
个地方先登岸然后把船修一修再南下。”会稽人朱苌(字子茂)经验十分丰富,“我等带的水米足吃两月有余,稍耽搁七八天并不妨事。”众人中除了颍川人戏统、扶风人李仪(子文节)还有嵇操的妻子王节(字成姬)之外都是惯常出海的,虽然这风是怪了点,但还不足以把船给吹翻。
海上之人自来胆大,敢拼命敢赌命才是大好男儿,若个缩头乌龟敢来海上讨生活恐怕要被人笑死,也就戏统和李仪第一次遇到海风有点晕船。
舰队在暴风的推搡之下苦熬了两个时辰后风终于停了,此刻刚过午时,众人走出船舱莫不瞠目结舌,原来他们整个舰队都被一团奇怪的迷雾包围了,原本这天气能见度应有数里的,如今只能看不过里许,万幸的是这个能见度并不至于撞船。
“传令各船原地待命,待这蜃雾散去了再挂帆!”嵇操看了看四周不由得下令道:“命令各船小心行事,注意千万不要撞上。”
“喏!”旁边有操灯的家人连忙打旗传令过去,一时间全舰队都停了下来。
“令节兄,在下以为待大雾散去咱们还是回航吧。”说话的人是鲁国人孔鬴(字文奉),是正牌的圣人后代。他的兄长便是著名文士孔融(字文举)。原本他是南下游学的,遇到了窦彦的好友扶风人李仪,两人相谈甚欢之下听闻嵇操他们要出海便来凑个热闹增长下见识。毕竟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嘛。
众人之中若说坚定的要出海的,除了躲避黄巾之乱的颍川人戏统、广陵人刘呈、彭城人宋亓(字令祈)外,就数目前还是逃犯身份的窦彦了,他面色不豫道:“文奉兄若是担心的话,待大雾散去后我们匀出一条小船与你,你自可西返。到时大路朝天各走一边便是。”
孔鬴知道自己说这个话是把戏统他们几个得罪狠了。当然,以他圣人后裔的身份肯定做不出出卖窦彦的事儿,不然以后在大汉帝国的名士圈子里也不用混了。只是他天性如此,于是拱了拱手便不再说话。
倒是李仪笑着打圆场道:“文奉兄,太史公尝言‘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我等皆非欲行碌碌之事,不过小困顿尔何故便要有这思退之心喔?”他这一番话既是捧了孔鬴的祖先孔子,又给众人南下铺了个往上升的台阶,果然众人面色都好了不少。
几人当中显然吴郡本地人嵇操是主心骨,他给众人作了个揖道:“文举兄莫要说什么回去的话了,吾等在此自然要同进退共荣辱。此非为其他,要知道这黄巾贼连破州县,屠百姓、毁学堂、烧书作,可谓名教受辱儒士殒身,长此以往,圣人之学尽毁于斯矣,可与那暴秦赵正有得一比。此番冀州、青州、豫州尽为其所荼毒,不乏饱学之士死于其手。今吾等南下除为保全自身之外,也是为能替我大汉开拓一片疆土,万一天不佑汉,神州沉沦,吾等还能在这海外给圣人留下一条文脉,此乃大事。”他这一番话说来,众人立马正色。
“正是,所谓退出之事切莫再提。如若我大汉能扫平黄巾,诸公可自决去留,若大汉竟为黄巾所灭,吾等则当于海外延续道统,断不可使圣人文脉断绝。”沛国人熊季(字汉昌)说道。毕竟,对于这些读书人来说,能把圣贤的文章理念流传下去那才是最重要的。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等待他们的,是完全未知的命运...... c
【未完待续】
第(6/6)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