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仙母种情录】(90)

第(4/5)节
棺材,也看开了,人死如灯灭,哪有什么来世?

    就算有,那也不是我老汉了!又算什么福报喔?“ 何老汉摇头不已,唉声叹气,“ 可惜其他人就不一定相信了,余下来的一些银钱,都拿去供奉佛祖,还不如买点肉吃了得了!“ 范从阳默然听完,才点头感叹:“ 老丈好觉悟。“ 何老汉听了此话,摇摇头,摆摆手,示意不愿多言。

    范从阳对我们使了个眼色,三人便一起离开了。

    “ 福田是什么?“ 走开十几步,望到那终于放松了警惕、尽情玩耍的小花,我不禁心酸难耐,发出了这般疑问。

    范从阳看不出悲喜,淡淡开口:“ 福田是佛门寺庙的产业,为寺庙料理田地便称作' 种福田'.相较做佃户,地主员外要收租八成;而种福田只收六成,其余的归自己所有。“ “ 那不是要好上许多吗?“ 范从阳摇头道:“ 好不了多少。福田是由寺庙管理,田户每月供奉多少香油钱,他们会记录成册,供奉得少了,便撤去资格,算下来,七成半都会落到佛门手里吧。“ “ 啊这......“ 我哑口无言,种个田,还有这种内幕,简直是匪夷所思。

    范从阳又道:“ 除了佛田和地主的田地,还有一种叫做皇田。一般是皇亲国戚、帝室宗脉所有,或者由皇帝颁旨赐予有功之臣。耕种皇田的收成,所得都是田主所有,也勿需上税;为了维持农户的生活,田主可能会留个一成半成左右吧——其实死了他们也不关心,因为给他们种皇田的都是签了卖身契的。“ 我悲从中来,凄愤问道:“ 这样也有人甘愿作奴役吗?与死了又有何区别?“ 范从阳摇头苦笑:“ 怎么没有?对于走投无路的农户来说,好歹是一条生路。“ 闻得此言,我一时不知从何说起,只听范从阳继续问道:“ 徒孙可知,为何会有走投无路的农户?“ “ 不知。“ 我有些咬牙切齿,却并非是对自己或者范从阳。

    他并未直言,反而问了一旁的粗粝汉子:“ 大壮,你尚未加入水天教时,需要交多少种税?“ “ 三四十种吧。“ 胡大壮低声回答,难掩面上的黯然。

    “ 嘶——“ 我倒吸一口凉气。

    “ 给柳兄弟说说看。“ “ 每年秋夏各一次的田税、剿饷加派、练饷加派、宫城修筑加派、火耗归公、吉壤加派......“ “ 停停停......“ 一连串的赋税名目如连珠炮似的,我急忙喊道,“ 这么多,怎么活得下去?“ 胡大壮面上虽是淡然,口中却是苦涩:“ 也就这么活......“ 范从阳笑道:“ 其实我朝的田税乃是有史以来最少的,如今三十税一,比前朝的十税一、五税一都要少。“ 这下更教我疑惑不解了:“ 那为何百姓还会民不聊生?“ “ 这乃是因为皇室宗亲、官绅以及有功名在身者,皆可以免除一定的赋税,尤其是田税。其中皇室宗亲免全额税,官绅功名免定额税,就连地主也能通过贿赂官吏来免除部分税额。“ 范从阳驻足不前,仰天长叹,“ 正因如此,农税愈轻,国库愈加空虚,赋税名目也就越来越多,最终积压成山,农户即使原本有田地,也被逼得卖儿鬻女,身家破落。更何况太宁炿贪图玩乐,以各种名目搜刮民脂民膏;上行下效,苛捐杂税愈加繁重,几乎整个国家的朝政开销都要从农民田户身上榨取,长此以往,焉能不使百姓对朝廷心生怨恨?“ “ 唉——“ 我长叹一声,或期许或悲愤地明知故问,“ 那......还有救吗?“ “ 谶厉道兄曾告诉老夫,一个人倘若病入膏肓,身衰气微,哪怕有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他亦无法吸收,也就无济于事。“ 范从阳摇头不已,“ 玄武王朝亦是如此,哪怕有不世出的朝臣明君能够力挽狂澜,也没有助力,反而更多人会横加阻挠,正所谓' 百万漕工衣食所系' ,呵呵。“ 范从阳苦笑一声,却是没有明说,但我岂能不知他话中所指。

    那小小驿站中的盛宴佳肴、山珍海味,问道兰溪时避之唯恐不及的村民,被逼得想要落草为寇的民夫,独夫为了满足欲望而以祥瑞为名的赋税......

第(4/5)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