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母种情录】(82~85)
第(5/10)节
,身体比受了绝世高手倾力一掌更加不听使唤,直接便要化作一滩软泥。
" 好啦,娘去请胡大姐给你煮些吃食,霄儿先休息一会儿吧。" 我还沉浸在方才的销魂爱语中,血气翻涌、头脑发热,听到这句话才回神,娘亲已经香踪杳然了。
我心中划过一点怅然若失,但也确定此事并非黄粱一梦。
娘亲此刻风情万种展露无遗,与葳蕤谷中冷若冰霜判若两人,但这并非是我沉沦于臆想的佐证,反而是处于真实世界的如山铁证:娘亲从来就是这般,一旦有了决断便雷厉风行、一以贯之,旁人根本无法让她回心转意——正如两次拯救洛乘云,也许她并未料到会与我势成水火,但即便事态难以扭转之时,她也未曾后悔过自己的决定——如今亦是这般,既已认定了彼此比翼双飞之好事,便再不顾忌世俗伦理、再不冷面霜心。?
第八十四章互诉衷肠
《道德经》有言:" 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 经过云隐寺的波折,娘亲终于接受我的真心,情愿与我双宿双飞,这比任何事都让我高兴、快乐,直到现在我还沉浸在娘亲的依侬软语,心中既畅快又幸福,连门外炽烈阳光转移都不曾注意到。
直到娘亲与胡大嫂一起进了正堂,我才惊醒过来,敛去傻笑。
胡大嫂将放着两个瓷碗的托盘放在桌上,眉开眼笑道:" 柳兄弟,你终于醒啦,不然仙子恐怕也撑不了多久了。" 朴实农妇的诚恳话语中欣喜显而易见,但我却注意到她对于娘亲的表述,那些似是由衷高兴之下的无心之言,却透露了娘亲曾经何等的脆弱纤质。
虽然我猜中了娘亲于床前寸步不离,但仍未料到她已然憔悴到连外人都担忧的地步。
" 劳烦大嫂挂念了。" 我先是感谢她,而后向娘亲投去一个歉疚又心疼的目光。
娘亲此时端着一碗粥饭,拢袍坐在床边,轻笑摇头,示意无妨。
我顺势挪了挪上半身,娘亲舀起一勺稠粥,用樱桃小嘴吹了吹,小心地喂到我的口中。
这是一碗咸粥,里头熬煮了细细的肉末,入口即化,更仿佛融进了娘亲细腻的关切与爱护,很快便感觉身体有劲了不少。
娘亲一边细心喂粥,一边招呼胡大嫂道:" 胡大姐,麻烦你给霄儿熬粥了,你家里还有事,就先回去吧,顺便把霄儿醒过来的好消息告诉你当家的。" " 啊,仙子说的是,我得赶紧告诉当家的,那我先回去了。" 胡大嫂似是有些冒失,一拍脑袋恍然大悟,忙不迭地告别。
" 胡大嫂(姐)慢走。" 我与娘亲齐齐向她道别,胡大嫂喜不自胜地出了正堂,听脚步声竟是小跑离去,似是急着回家报喜。
眼见胡大嫂走时情态由衷欣喜,我心头也有些宽慰——他们夫妇虽与羽玄魔君有所牵连,但彼此的情谊却是做不得假,况且那暗算偷袭也与他们毫无关系,俱是那魔君一人所为。
回过神来,我又注意到娘亲对胡大嫂的称呼,有些不好意思地开口:" 娘亲,我管胡大壮叫大哥,似乎让你很难做啊。" 娘亲捂嘴一笑,美目微白,浅嗔道:" 霄儿才会意过来啊,他们俩比我都大,却被你叫得生生矮了一辈。" 胡大壮与他媳妇少说也是四十出头了,而娘亲芳龄恰恰三十六岁,本应算作同一辈的,我一句大哥就让辈分乱了,好在他们夫妻二人并不在意,娘亲也应对得当。
我挠挠头,忽然又嘿嘿笑道:" 娘亲,要说辈分乱,哪比得上我们,又是娘亲又是妻子的......" " 没大没小,喝粥!" 娘亲在我头上轻轻敲了一记,娇斥未毕已将手中瓷勺递来。
我讪讪地吐了吐舌头,张嘴吃了一口,才感觉到不对劲:" 娘亲,那碗是胡大嫂给你盛的吧,你也吃啊。" 娘亲温柔一笑,螓首轻摇,又舀起一勺粥饭递来:" 没事,娘待会儿吃。" " 不行,娘亲不吃,我也不吃。" 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几日我在鬼门关徘徊,娘亲寸步不离地照看于我,定然少食微饮,又要耗费元炁为我疗伤续命,便
第(5/10)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