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仙母种情录】(41~49)

第(6/20)节
目睹母亲的坟墓让他痛哭流涕、久不能止。

    洛啸原牵着他的手入座,坐在洛夫人旁边。

    洛夫人一见此状,心疼地说道:“ 二郎,不要太过伤心了。“ 洛乘云毫无反应,洛啸原又道:“ 二弟,虽然二娘不在了,但是父亲尚在,须得振作一点。“洛乘云听了此言,才怔怔点头,又自顾自地端起饭碗,旁若无人地扒起饭来。

    洛乘云状态明显异于常人,但席间洛夫人似是不便过多安慰,叹了一口气,鼓起热情道:“ 仙子,柳公子,请用吧。“ 娘亲应了一声,挽袖自如地盛起汤食来,我也跟着动筷子。

    “ 母亲,二弟身中火毒,那位妙手道医又寻之不见,如何是好?“ 洛啸原盯着洛家幼子皱眉不已,神情关切,似心疼似不忍。

    “ 仙子宅心仁厚,愿意为二郎压制火毒。只是身负要事,无法久留,但愿携二郎前去楚阳,与汝父汇合。“ 洛夫人将方才的谈话简要相告。

    “ 原来如此,多谢仙子了。“ 洛啸原先是感谢道,而后又叹气:“ 若非秋闱将近,我本应与二弟同行,稍加照看,不致过分劳烦仙子,也可顺便拜谒先帝朝的大学士范从阳。“ “ 范从阳?“ 此名还是第一次听见,但见他说得极为神往,应当有些来头,我便起了些好奇心。

    洛啸原礼貌地为我解惑:“ 柳公子有所不知,大学士姓范名翼极,字从阳,乃光纯二年进士,任用于秘书省,潜心博览,厚学深稽,历十年编撰修著《四朝通史》。光纯十二年,被钦封为龙渊阁大学士,奉皇命稽考九州风物,将之编撰成书,以志我朝气象。今闻其书九已成六,如今正在青州楚阳考察。“ “ 诶,原来他是《四朝通史》的笔者么,我也算读过此书。“ 我灵光一闪,省起娘亲授史研经时正是以此为范本,却不知为何隐去了撰成者的姓名,我亦不敢相问,今日才从洛家长子口中得知。

    虽知范从阳是个与我等武林人士风马牛不相及的儒生,也没有为民请命、治理一方之作为,但他著成的巨史上述千年下追太祖,流传甚广,颇负盛名,已成书院私塾授史之范本,完成了许多酸朽腐儒皓首穷经、终生难求的三不朽之一——立德立功立言。

    洛啸原来了兴趣:“ 哦,柳公子也曾治学此书?“ 我赶忙摆手,连称不敢:“ 治学不敢当,只是曾粗浅翻越过。“ 治学实乃言过其实,只是人家恭维罢了,我只在娘亲相授时不求甚解地粗读背诵过,后来几乎没再温故知新。

    我们简单交流一番后,因洛乘云之故,席间谈话甚少,餐后洛夫人与洛啸原为了安慰开解洛乘云,早早将我们安排在了西厢客房,吩咐下人好好招待之后,便急急地带他回东厢好好谈心劝慰去了。

    我与娘亲各处一室,洛家的客房到底比民驿住宿条件更适宜睡眠,且兼有车马劳顿,因此我简单沐浴之后便早早睡去。

    一夜之后,我浑身舒服地醒来,只觉神清气爽。

    在家丁的带领下,在宴厅见到了娘亲与洛家母子三人,洛夫人和洛啸原面容皆有些疲惫,洛乘云虽然依旧精打采,但已不似昨日那般麻木,看来一夜之功并不虚耗。

    我们一行人用过早食之后,和哭哭啼啼的洛夫人告别,再次踏上行程。

    第四十四章剪径山匪

    自洛川城往楚阳而去,刚出城一两日,官道上倒还车马络绎不绝,自第二日下午起,同行与相遇的车马便日趋稀少。

    只因楚阳地处青州边陲,与扬州交界,故此除了官府文书、军旅粮草、行脚商人,少有往来。

    民驿之间相隔距离也是越来越远,每日行程愈发紧迫,但官驿仍旧是每隔五十里一驿,并未稍加——虽说娘亲并未以擒风卫所赠的金牌为令箭让我等宿留官驿,我也并无怨言。

    行至至第四日辰时,白义却忽然停住车驾,低声告诫道:“ 两位贵人,前面有来车挂了白幡,当是送灵扶柩;贵人身份尊荣,还请不要开窗掀帘,恐惹上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正所谓死者为大,此等事情多为民
第(6/20)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