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分卷(17)

第(4/4)节
办法,大多数人学习不好,只能初中毕业就另谋出路。招进来的学员都有些童子功,或者在学校里是体育特长生之类的,否则师父教起来太困难了。进去之后,和寄宿制学校也差不多,每个月可以外出三天,有急事了还可以请假。

    你们一进去就是师父亲自授业?苏朗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每年七八十个学生,一个师父哪会同时带得了这么多人?

    许正松摇摇头,给出的答案也如苏朗所料:不是的,我们也是有淘汰机制的。进去的第一年,除了晚课训话之外,都不怎么能见到师父。都是年长几届的师兄带着练习基本功,比如平衡性、步法、腿法、体能这些,也会根据个人所长,学一些文化课和技术。一年之后,我们会淘汰掉大约一半的人。第二年,主要还是师兄们帮传带,师父偶尔会过来指点,这一年结束的考核,会再淘汰一大半。

    武馆的竞争居然也如此残酷,并不比自己这样考试选拔上大学来得轻松。

    那些被淘汰掉的人要是不方便说,也没关系的。苏朗不知道该不该问。

    许正松倒觉得没什么,继续阐释:我们武馆对接了一些国家级别的建设单位,可以帮忙解决就业问题。因为华国在欠发达国家开设了很多支援建设的项目,条件艰苦,又是枯燥的体力活,所以缺人。虽然在武馆只待一年,但很多走上体力工作者道路的前武馆学员们,都觉得这一年不仅强健了他们的体魄,让他们干起体力活来有如神助,也培养了他们在外面的自律能力。一个血气方刚的年轻男人在国外嘛,诱惑也不少他一边说着,一边用你懂的的眼神看了苏朗一眼。

    所以你在武馆呆了多少年了?苏朗问得小心翼翼,生怕触碰到不该问的隐私问题。可是,听许正松说起话来真是出口成章,比自己这个正儿八经的大学生的谈吐都要风雅许多。

    我在武馆已经八年了,我今年22岁,过一段时间就可以第一次参加每年的出师挑战赛了。如果师父对挑战弟子的本事感到满意,就出师,不在武馆呆着了。许正松坦然回答。

    那,你们出师、离开武馆之后,一般干什么样的工作呢?
第(4/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