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三十七章奈何桥畔三生石,不饮孟婆一碗汤

第(2/3)节
和孟姜女不知道似地,说到关键的地方,还特意解说。

    在二个鬼卒的指引下,两人果然来到了忘川河旁,那忘川河又称冥河,根本无边无际,一望无垠,水中有无数吸力,就是鹅毛也无法漂浮,黑糊糊的水面冒着各种气泡,时不时钻出一两只枯瘦的手臂大腿什么地,显然是那些鬼物在受罪。

    一条长长的桥梁,直通远方。

    桥梁两边,无数阴魂挤满了,或站或蹲,或坐或躺,姿势十分奇怪,个个都是目不转睛地盯着孟姜女,显然是不明白怎么突然会有人孤身前来这幽冥之地。

    李进穿着八卦紫绶衣,这些阴魂自然看他不到。只是盯着孟姜女,眼中满是不怀好意。

    孟姜女自然知道这些阴魂是在等待机会,这奈何桥为生死沟通之桥,意味深长,这些站在桥上的阴魂,都是等待机会为自己寻找替身者,以便使自己能够托生而转世。

    在幽冥界,奈何桥既是死者的鬼魂脱离阴间,转生到阳世地场所,也是新的死者不断续出,由阳间去冥途的所在。生命与死亡的交替和转化,就是所谓的生死轮回。

    孟姜女毕竟是洪荒之妖,以前没见亲身经历此境,却是听过。这些阴魂,倒是不足为虑,根本够不成什么威胁。

    她故意散发出一点神通,灵力一散,立刻将那些阴魂逼退开了。阴魂最怕灵力灼烧,立刻知道来者不是那种可以拉作替身之人,想也不想,马上退开。

    眼巴巴看着孟姜女走远。

    终于走到奈何桥的尽头,前面有一处高台,上书“望乡”二字,正是那鼎鼎有名的望乡台。站在高台,死者还可以最后回头看一看故园家乡,一过望乡台,因缘全了断。

    一个老妇人颤颤巍巍地端出两碗毫无热气的汤水:“客人来了,喝一碗忘川之水,前世地因,今世的果,都随他去吧。”

    “孟婆汤?”李进忽然灵台一阵清明,听出了些名堂出来,听这老妇人说什么忘川之水,一下子还没反应过来。

    孟姜女却不去接那孟婆汤,只是盯着那两碗浑浊的汤水,无形中一道妖力传了过去,将这两碗忘川之水全部化解干了。

    那老婆子像是个白内障的患者一样,茫然瞪着毫无光彩的双眼:“客人不是来赶这轮回的吗?”

    孟姜女冷冷道:“老婆子,这孟婆汤喝下去,可有什么解药,能够让人恢复前世记忆?”

    那老婆子喃喃道:“不是轮回客,不渡奈何桥,一碗孟婆汤,三生石前忘。既然过了这奈何桥,喝下这孟婆汤,已经了断了前缘,想要恢复前世记忆,难,难,难啊!”

    孟姜女冷哼道:“就是难,我也要问来。只要有药可解,跑遍三十三天,我也求得来。”

    那老婆子浑身一震:“三十三天,也能求来?那么两位客人果然不是轮回之客了?既然有这样的神通,怎不知道天数所定,莫非前缘。强求什么呢?”

    李进也是心头荡漾,这老婆子居然如此厉害,看她是个瞎子,居然能感觉到自己来的是两个人,难道连八卦紫绶衣也瞒她不过?牛头马面更是惭愧地要死,这瞎老太婆,他们一向瞧不起,没想到人家一个瞎子,居然知道来客有两个人,自己兄弟二人居然毫无反应就着了别人地道,差距啊。

    他们哪知道,老太婆掌管这望乡台,那旁边的三生石上,各人三世因缘早已记录在了上面,来一个人,就会在她心头敲击一次,而非她自己地神通察觉到了李进的存在。

    老太婆此时心里也是隐约觉得不对劲,这所来的两人,三生世上居然也出差错。

    李进的前世今生在那三生石上,居然毫无显现;而孟姜女的洪荒身份,更早在这幽冥建立之前,自然也反应不了。

    “这人竟有一千多岁了?”老太婆心里念叨着孟姜女的今生,已经知道她的来意,只是其他一个客人,无论她怎么解读那三生石,始终不得任何端倪。

    老太婆暗叹一声,将两只碗放了回去,喃喃道:“一个来这幽冥是有因果的,一个是算不得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