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终卷?风雨故人归?大婚日(5)
第(2/2)节
州来的咧。”
两人逆着人流,来到道旁。老汉背了一袋自家新收成的粗米,此时卸下来,放在脚边,粗袖抹了一把额边的汗。他讲起那年滁州旱灾,孟景夫妇施粥的旧事,叁叁两两听热闹的行人便逐渐围了过来。
老汉要将这袋子粗米送去孟府,有人劝他,这样的薄礼,孟府怎会收?有人爱热闹,只说一同去试试看,又不会掉块肉。
一团人就这样跟在老汉身后,吵吵闹闹来到孟府门前。
孟府的门房出来,听老汉陈明了前情,进去禀告,竟真的收下了整袋粗米,还送了老汉小小的锦囊,只道是些路上盘缠,感谢老汉不辞劳苦,从滁州前来道贺。
众人感孟氏仁义,老汉更是红了眼眶,拉着门房和众人不住感慨。
和老汉一样,赶在今日进城的百姓摩肩接踵,偶尔一辆出城的马车,混在杂乱人群中,便瞧不分明。
这辆马车同头先几辆一样,形制规矩,木质也不算上佳,平平无奇,沧州百姓见惯了,也不如何侧目。
轿帘中伸出一只手来,将印信递给守城的兵士。兵士将那印信放在掌中端详了一瞬,很快便放了人。
那印信不过一块方方正正的玉牌,要离得近了,才能看清其上刻了主家名姓,黑篆的一个“孟”字。
马车出了城,悠悠行了许久一段路,马夫突然扬了鞭,车前骏马发足狂奔起来。
转眼至日暮。
这一日,沧州城中点起千灯。
小儿持莲灯过市,穿过大街小巷,莲灯亦垂红绸,长长两条,飘荡在风中,沾了孩童咯咯的欢笑和喜气。
大红灯笼高悬,流苏垂下,迎风而舞的大门前,自然是被车马和人流围得水泄不通。
如流水的宾客身着盛装,带着贺礼,毕恭毕敬地递上名柬,被孟府的仆从迎入府内。
从来风花雪月动人。
连孟府四周酒肆茶坊的二楼,都挤满了乌鸦鸦的人,各个伸长着脖颈,争着一睹孟景成婚的盛状。
第(2/2)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