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34章 黄玲之人

第(2/3)节
    他没发生什么事,但是这个胡玲,绝对值得浓墨重彩的提及。

    她看上去年轻,实质上已经三十五岁,属于八零后最前端的人,上过学,初中毕业仅有十五岁的她,就说过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咱们老娘们儿啊,就别想着奋斗,干趴下一个男人够本,干趴下两个男人赚一个…

    也正是抱着这种思想,年仅十五岁的她凭借一双身躯扛起整个家庭的重担,九十年代农村都烧煤,碎末还得伴着黄土扔进炉子里,家家都穷。而黄玲家,煤都堆到院子外,烧不了的烧,邻居拿几块也不会管。

    有人对她父母说过:老胡啊,你闺女卖比你咋不管管呢?

    他父亲也是刚烈的汉子,扯着脖子开始喊:我女儿不卖比,你家还能睡上热乎炕!

    确实有那么点道理,更让人深思的是,可悲的究竟是谁?

    也正是在这种纵容的环境下,胡玲的作风愈演愈烈,但她也不是没脑子,曾给自己立下过规矩:这个月,最低消费是一百,下个月不能低于一百…

    简单理解就是:以一个月为周期的拍卖,就这么几年之后,她的身价已经达到最低一次,三百左右,在九十年代,那属于巨额财富。

    进入新世纪,嫖女昌已经从高端消费,沦为大众消费,嫖客选择性也越来越多,当然,这也得益于出来卖的越来越多,胡玲看这样不行,自己在业界大姐大的地位即将受到威胁,必须得想点办法。

    这时,走在行业前列的胡玲又开始走精品路线,没有大文化的她只能喊出响亮的口号:只要钱给的到位,我这一个月只为你一个人服务!

    也就是保养的意思,还是以一个月为周期。

    深受香港电影古惑仔的影响,惠南每个大哥身边都得跟个:风骚、活好的马子,小姐不能天天跟着走,但是黄玲可以,也足够狐媚,一时之间黄玲再次成了业界的宠儿,大街小巷,各大舞厅、迪吧都能看见她的身影。

    有人领导必定有人效仿,又一批十八九岁辍学的女孩走上社会,二十出头的黄玲不在吃香,愿意包养她的大哥越来越少,一时之间她陷入比较尴尬的地位,甚至有些穷困潦倒,她不可能在回到接单个客人的时代,不能越混越回去,这也算她给自己订的规矩。

    要说脑子好用,到什么时候都不会饿死,她不能常规的接单个客人,那就用非常规手段。

    什么叫非常规?

    这个很简单,她把视线秒到了愣头青上面,也就是未成年孩子身上,没有经历过女人的孩子,对女性的渴望是不言而喻的,身体里的荷尔蒙在看到黄玲的一刻会瞬间激发,那个年代,没有少妇这个词,只是叫熟女。

    黄玲自然是熟的不能再熟了。

    小孩没钱,她也不可能让人十块八块的玩一次,于是又有了一个办法,几个孩子一起凑钱,聚沙成塔积少成多嘛,一人三十,五个孩子就是一百五,也不算少,毕竟这个年纪的男性的战斗力,不是成年人能够比拟的。

    赚钱的同时也舒服了自己,这笔买卖值,说出去就是对祖国下一代进行启蒙性教育,听起来还高大上。

    不能一起来,就一个一个来,他们凑出一笔钱,这个孩子上,再有一笔钱,那个孩子在上。据说,曾经有一个班二十多个男孩凑钱,然后一个一个来,还有的没轮到,三年毕业了,各奔东西,到现在也没尝试到黄玲的身体。

    种什么瓜得什么豆,黄玲还有个意想不到的收获就是。

    这批孩子混起来,换句话说,徐世凯也算是当年的孩子之一,人都是怀旧的,十年之前有过,十年之后还想再来,这是天性,谁也改变不了。

    谁能成想,年近三十的黄玲迎来了第二春,并且找她的都是社会上有名有号的大哥,比如徐世凯、比如现在的结婚对象鹏飞。

    谁给的小费都不能少,万八千是常有的事,甚至有十万八万的,就这么混了几年,她也算是富婆,除去花销,兜里存款已经达到七位数。

    已经玩不动的她又想到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