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玩蛇呢
第(2/3)节
“真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两人汗颜,辛笛有点愤怒,又有些无奈:“所以你们说,让我如何相信女人?”
仇芳好奇道:“这种事情你直接买顶绿帽子送出去不就行了?更简单的,发一条微信,连流量费都不需要你出。”
辛笛斜眼看她:“这如何体现出我这个生物学博士的优越感?”
杨顺和仇芳实在没忍住,不厚道的笑出声来,太!装!逼!
辛笛问道:“不说他了,你们找我什么事?”
仇芳介绍起来:“这位是杨顺小师弟,想问一问荆芥内酯的有机化学合成,我记得你曾经做过类似的实验吧?”
辛笛在旁边柜子里翻了翻,扔过来一本实验手册,又翻出一本《华夏昆虫科学杂志》:“去年做的小项目,第21页,《蚜虫性信息素的研究》,自己看。”
“哇~~辛师兄好流弊!”
杨顺恭维了一句,仇芳则无情打击道:“厉害什么呀,影响因子15,国内第三的昆虫学杂志,对博士生来说,这是篇不合格的论文,我没说错吧?”
辛笛咳嗽几声,很尴尬:“小芳,给点面子啦,你以为博士论文这么好写呀?”
仇芳耸耸肩:“那倒也是,我这边也在为sci头疼呢。”
实验室也是一个拼资历,讲等级的小社会,也有学术上的打怪升级。
在211和985大学里,化学,生物学学科的硕士生毕业,基本上要求1篇sci文章发表,硕博连读或者直博的至少是3篇sci,而且对影响因子有要求,对论文分区也有要求,一区和四区就是截然不同的地位。
这还只是一般的情况,如果导师很牛,他可以提高要求,硕士要求3篇sci也不是什么稀奇事,某些流弊教授带出来的研究生,从研一就开始泡实验室,毕业时发表3篇sci也不算太难,而且连三区四区的文章都看不上。
辛笛的这篇就是,只能算是工作闲暇时写出来的小论文。
杨顺好奇问道:“蚜虫和荆芥内酯也有关系呀?”
辛笛解释道:“荆芥内酯,荆芥醇都可以做蚜虫的姓诱剂,我们主要是分析不同蚜虫对荆芥内酯的敏感程度,看哪个种类的蚜虫更爱这一口。同时,还能顺便观察到瓢虫对蚜虫性外激素的行为反应,顺便做个研究。”
虽然瓢虫爱吃蚜虫,金龟子和瓢虫不是一种生物,央视台大风车的“金龟子”穿着七星瓢虫的衣服,骗了我们几十年,有很多地方都可以吐槽。
但是,这一切都改不了“这个实验好特么无聊”的事实……
杨顺粗略看了看实验记录本,上面有并不复杂的荆芥内酯合成方案,纯化学反应,和猫薄荷草一点关系都没有,正是他想要的。
辛笛好奇问道:“你是农药学的吧,为什么会对荆芥内酯这么偏的东西感兴趣?”
杨顺说道:“我一个朋友在网上卖荆芥内酯,包装成猫薄荷香水。我想能不能做点研究,降低成本。”
知识如何转化成财富,科技该怎么推动生产力,这绝对是科研人员最感兴趣的事情。
所以杨顺这么一说,不仅辛笛感兴趣,就连仇芳也来了精神。
杨顺把香水袋拿出来:“我把市场上所有的猫薄荷香水都买回来了,第一是检测各家商品的成分比例,第二就是找到最便宜的合成方法,希望辛师兄能施以援手,给予技术指点。”
本以为辛笛肯定答应下来,但他和仇芳都露出古怪笑容。
仇芳解释道:“实验室是学校管理,辛师兄的项目由他的导师负责,有专人登记和管理仪器设备,实验耗材,还有易损件和易耗品,领取都需要填表和登记,不是你想用就用的,任何东西都需要钱,做实验就是在烧钱。”
辛笛看了看通风橱的东西,小声道:“这个小礼物就是以权谋私的产物……”
仇芳笑着补充一句:“谁不以权谋私?我们原来解剖的兔子,悄悄带走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