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解离人格
第(3/4)节
杜军站起身急着辩解道,“不信,你们可以查看我的聊天记录。”
“老实坐下。”叶曦指着对面的椅子,没好气地说,“具体说说,到底怎么回事!”
杜军坐回椅子上,低头整理一下思绪,哭丧着脸说:“一直以来,尹爱君的案子在一些网络论坛上,都是广受关注的话题。有许多网友在论坛上发帖子,发表自己对案子的分析判断。一开始我也只是随便看看,后来觉得网友的观点特别幼稚,就忍不住表明身份参与进去,得到了很多网友的追捧。
“再后来我干脆以群主的身份,建立了一个专门讨论尹爱军碎尸案的qq群,吸引了众多迷恋刑侦和推理的狂热网友。他们经常在群里追着我,让我给他们看看现场照片,或者多透露一些案子细节,或者让我描述案发现场的状况……
“其实我建立这个群的初衷很简单,就是喜欢那种被大家推崇和尊重的虚荣感,后来我做股票赔了好多钱,想找点路子弄点钱,便开始打碎尸案资源和那些网友的主意。当然我能够想到这一点,是因为一本英国小说带给我的启发。那本小说里讲,英国人把‘开膛手杰克’的杀人路线,开发成旅游观光景点,而且生意非常好,游客络绎不绝。于是乎我就想,是不是我也可以带一些侦探迷去参观碎尸案现场,从而收取一些费用呢?我试探着在群里提了几次,结果那些人非常踊跃参加……”
“你一共干过几次?”付长林忍不住插话问。
“两三次吧。”
“到底几次?”
“三次,每次四个人。”
“你了解那些人吗?”韩印也插话问。
杜军点点头:“我也怕出事,所以只选择外省人,而且利用警察身份的优势,对他们做了一些调查,还装模作样地跟他们签了份保密协议。”
“你还真是浑蛋到了极点,作为警察与你在一起共事,简直是一种耻辱。”付长林稍微有些冷静下来,摇摇头痛心疾首地说。
杜军“扑通”一声跪到地上,拽着付长林的衣襟,带着哭腔说:“老组长,我求你了,你们怎么惩罚我都行,别让我离开警察队伍好吗?我喜欢当警察!”
坐在对面一直未吭声的叶曦,猛地拍了下桌子,冷哼一声道:“你配吗?你配做一个警察吗?你顶得起帽檐上这颗警徽吗?等着吧,脱掉你这身警服,把你清除出警察队伍,那只是最基本的处罚!”
杜军总共接待了三波“观光者”,意味着又多了12个嫌疑人,又都是外省的,这可愁杀叶曦了。不过韩印让叶曦不用担心,凶手抛尸如此顺利且不留痕迹,必定非常熟悉这座城市的街道,显然他要么就是本地人,要么就是在本地生活了好多年的。
至于杜军所建的qq群,还是有必要仔细调查一番的。在韩印的建议下,专案组封存了杜军在单位和家里使用的电脑,安排技术人员立即提取群员资料以及所有聊天记录,从中找出i地址隶属于本市的,也许凶手就隐藏在其中。
几小时后,经过技术人员的努力,结果出来了。在杜军所建立的将近100个群友的qq群中,i地址隶属于本市的只有15个,而与尹爱君碎尸案有交集的只有一个。用这个i地址登记的用户,正是16年间先后两次目睹碎尸残骸的环卫工人——沈秀兰。
韩印和叶曦大为振奋,一干人等火速杀到沈秀兰住处,他们在那里的确找到了“某些答案”,但真相令人唏嘘。
还记得早前韩印登门拜访沈秀兰家的情形吗?当时丁大民是这样描述妻子受到惊吓后的表现的:“她成宿成宿睡不好觉,好不容易睡着了又会被噩梦惊醒,经常心事重重,慌里慌张的,胆子变得特别小,吃饭也吃得很少,而且脾气大了许多,有时发起脾气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这是典型的因突发性恐怖事件,导致“创伤后应激障碍(tsd)”的症状,但那并不是来自沈秀兰,丁大民当时描述的症状,其实是发生在——“2008年考入古都大学、目前就读于中文系四年级、他和沈秀兰唯一的女
第(3/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