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岌岌可危
第(1/2)节
有了法子,陈明行带着郝掌柜和唐宇辰一同去了王家。
唐宇辰道:“咱们真是都急糊涂了,竟然都没有想到王家。”
就这样,他们三人让王实把口信传给了周妈妈。
董如意听了周妈妈的转述,笑道:“告诉他们稍安勿躁,山人自有妙计,让他们坐等收钱就行了。”
董如意这阵子是真的在苦读,她把手里的事全都交了出去。
怡欣院又跟先前一样,忙的跟打仗似得。
周妈妈、廖妈妈、香菊等有了上一次的经验,这一次很显然顺手了很多。
而在京中已经中了甲等进士的董文德还不知道董如意中了秀才和女秀才注的事,此时的他依然没有放松自己,他在准备殿试的课业。
董文德很重视这次考试,这次考试对他来说不仅仅是入仕途,这还是他唯一能带着妻儿离开董家的机会。
所以他是真的两眼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陈氏自然明白丈夫为何如此的拼命读书,她对于外面传的沸沸扬扬事,是一概不说,就连府里的下人,在府中也不许乱嚼舌根子,一旦发现直接二十板子,然后叫人牙子领走。
一年下来,陈氏已经成长到可以独当一面了。
陈氏一边照顾着董文德,一边顾着儿子,她每次听到有董如意的消息,心中又是高兴,又是着急的。
她连连写了几封书信回江宁府询问女儿的事。
好在董如意是有回信的,她说自己很好,让陈氏无需担心她,还说她考科举都是外祖父的意思,说一切都在外祖父的掌握之中。
陈氏看了信,心里稍安,却还是在等陈家的书信。
很快陈静之的回信也到了,陈静之没有像董如意说的那么多,他只提了让董如意考科举是他的意思。
还表示他会看好、管教好董如意的,让她先不要把这事告诉董文德,并且嘱咐先让董文德专心准备殿试。
有了陈静之的书信,陈氏就更放心了。
而年后让陈静之更高兴的是陈家老太爷陈朔回江宁了。
陈朔原本是住在京兆魏忠贤的府上的,眼看就要过年了,他便带着小徒弟去了董文德和陈氏这里,并且看看董文德殿试准备的怎么样了,顺便指点一二。
最初他听到董如意考中秀才的事时,就知道是他儿子的手笔,女秀才,亏他想得出来。
结果事情的发展同他想象的不一样,木斋和唐记竟然也参与了进来。
他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可是又一时想不出问题出在哪里。
细细打听后,这才知道这女秀才竟是嫡孙女的养女,既然如此他自然是要问问陈氏的了。
陈氏高兴道:“祖父无需担心,父亲和如姐都已经书信给我了,说那边的事不要紧。”
她说着还把董如意同陈静之的信拿给了陈朔看。
自家儿子的字迹陈朔如何不识得,那笔锋沉着,字里行间带着些许的无奈,很显然儿子是管不了这曾孙女的。
然后他又看了董如意的信。
董如意的信是回给陈氏的,上面的字自然是没有做任何修饰的。
她落笔有力,笔锋挥洒自如,虽然写的是王羲之的字体,却依旧锋芒毕露,很显然她对乡试势在必得。
陈朔看着那隐隐暗藏着气吞山河之势的字体,心道:“这可是王羲之的字体啊。”
等他回过神后,便感觉后背凉凉的,这才发现自己竟然出了一身的冷汗。
他再也坐不住了,直接张罗着要回江宁府。
陈氏自然是要挽留的,眼看着就要过年了,这岂不是要在路上过年。
陈朔道:“我看着这家书,如今归心似箭,尔等就无需多劝了。”
董文德和陈氏见老爷子总算是想家要回家了,都是打心眼里高兴,可是这会子回江宁,那到了江宁年也过完了啊。
夫妻二人面面相斥,百思不得其解
第(1/2)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