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6章 序言:二十年后(7)

第(4/4)节


    又说:

    “妈,知你受着委屈,可你也不能不心疼自个儿呀。”

    临走时,又悄悄塞给李雪莲二百块钱。说到这里,李雪莲落泪了。赵大头替她拭泪:

    “我觉得有才说的是对的。”

    接着赵大头也叹息,自己那个儿子,早年上学不成器,让他跟自己学厨子,可他在灶前待不住,喜欢四处乱跑。如今三十多了,还功不成名不就,在县畜牧局当临时工,整天跟人瞎跑。每月挣的钱,养不活老婆孩子,时常来刮蹭赵大头。赵大头在县城饭馆打工挣的钱,不够补贴儿子一家的。好在他还有退休工资,手头才得以维持。赵大头感叹:

    “养一番儿女,谁知是养个冤家呀。”

    又说:

    “我也想通了,就当上辈子欠他的。”

    说过,两人睡下。第二天一早,两人出门,在泰安市里转了转。转也是干转,没买什么东西。相中的东西太贵,便宜的东西又用不着。到了中午,两人便不想转了,又回到旅馆。这时赵大头提出,去一百多里外的曲阜看孔子。那里是平地,用不着爬山。过去在中学学过孔子,知他说些似是而非的车轱辘话,没见过真人。也是在外边干待着没地方去,李雪莲说:

    “去就去吧,不为看孔子,听说曲阜的麻糖不错,咱去吃麻糖吧。”

    赵大头说:

    “对对对,咱比较一下孔子吃过的麻糖,如不如我小时候给你送的‘大白兔’糖。”

    李雪莲啐了他一口。为吃曲阜的麻糖,两人决定下午去曲阜。接着赵大头出门去长途汽车站买车票,李雪莲留下收拾行李。行李收拾过,李雪莲走出旅馆,想给赵大头买一件毛衣。虽然立春了,早晚也寒。逃出老家时,李雪莲带着毛衣;那天晚上赵大头只顾张罗灌警察喝酒,用调虎离山之计,接着便与李雪莲逃出本县,只穿了随身的夹衣,没带厚衣裳。今天清早出门,李雪莲就看赵大头打了个冷战,接着不住地打喷嚏。上午在街上转时,李雪莲就想给赵大头买件毛衣。在一家商场,李雪莲相中一件,价格九十六,赵大头嫌贵,又拦住不让买。马上又要上路,李雪莲担心一早一晚,把赵大头冻病了。冻病吃药,反倒比买毛衣花钱多了。从旅馆胡同出来,沿街走了二里多路,李雪莲又来到上午看毛衣的商场。讨价还价一番,九十六块钱的毛衣,八十五块钱买了下来。拿着毛衣往回走,又顺便买了四个面包,一袋榨菜,准备在路上当干粮吃。回到饭馆,欲推房门,听见赵大头在里面说话。原来他已经买车票回来了。但他一个人跟谁说话呢?再听,原来是打手机。打手机也很正常,李雪莲欲推门进去,又听他在手机里跟人吵架,便不禁停在门口。赵大头:

    “不是老给你打电话,我把事给你落实了,你把我的事落实了没有?”

    也不知对方在电话里说些什么,赵大头急了:

    “你光想着向县长汇报我搞定李雪莲的事,咋不汇报俺儿工作的事?”

    又不知对方在电话里说些什么,赵大头:

    “我不是不相信政府,我要眼见为实。”

    不知对方在电话里说些什么,赵大头:
第(4/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