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为所有而喜,不为所无而忧
第(3/3)节
不为所无而忧”的道理前,正面临一场不幸。她那时住在亚利桑那州的塔森,下面是她讲述的遭遇:?
“我的生活一向忙乱——在亚利桑那大学学风琴,在镇上主持一家语言障碍诊所,还在绿柳农场指导一个音乐欣赏班。我就住在绿柳农场里,我们在那里可以聚会、跳舞,在星光下骑马。可是,有天早上我因心脏病而倒下来了。‘你得躺在床上一年,要绝对地静养。’医师并没有保证说我还会不会像以前一样健壮。?
“在床上躺一年,意味着我将要成为一个无用的人——或许还会死掉!我感到毛骨悚然,为什么这种事会发生在我身上?我做了什么竟会遭到这种惩罚?我又悲痛又感到愤恨不平,却还是照着医师的嘱咐躺在床上。邻居鲁道夫先生是个艺术家,他告诉我:‘你以为在床上躺一年是个不幸?!其实不然。现在,你有了时间去思考,去认识自己,心灵上的增长将大大多于以往。’我平静下来,读些励志书籍,试着找出新的价值观。一天,收音机传来评论员的声音:‘惟有心中想什么,才能做什么。’这种论调我以前不知听过多少,这次却是第一次深深打进心坎里,我改变了主意,开始只想些自己需要的东西:欢乐、幸福、健康。我强迫自己每天一起床就为拥有的一切赞美感谢:没有痛苦、可爱的女儿、健康的视力听力、收音机里优美的音乐、有阅读的时间、丰富的食物、好朋友等。当医师准许我在特定时间内可以让亲友来访时,我是多么高兴啊!?
“好几年过去了,现在,我的日子过得充实而有活力,这实在应该感谢躺在床上的一年。那是我在亚利桑那最有价值;最快乐的一年,因为我养成了每天清晨感谢赞美的习惯。惭愧的是,由于害怕即将面临死亡,才使我真正学习到如何过真正的生活。”?
亲爱的露西尔,也许你还不知道,你所学到的功课正是以前萨缪尔?约翰逊所讲的:“凡事往好的一面去想,这种习惯比收入千磅还好。”?
请注意,这些话并非出自于乐观主义者的口中,而是出自对焦虑、贫贱、饥饿有着深切了解的一个人——后来成了当代杰出的演讲家,并且是历史上有名的最富口才的人。?
第(3/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