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
第(3/4)节
别的母牛而大为恼火。动物都能很平静地面对夜晚、暴风雨和饥饿。所以它们从来不会精神崩溃或者是得胃溃疡,它们也从来不会发疯。?
我是不是说,在碰到任何挫折的时候,都应该低声下气呢?不是,那样就成为宿命论者了。不论在哪一种情况下,只要还有一点挽救的机会,我们就要奋斗。可是当普通常识告诉我们,事情是不可避免的——也不可能再有任何转机时——为了保持我们的理智,让我们不要“左顾右盼,无事自忧”。?
哥伦比亚大学已故的迪安?霍克斯告诉我,他曾经作过一首打油诗当作他的座右铭:?
天下疾病多,数也数不了,?
有的可以医,有的治不好。?
如果还有医,就该把药找,?
要是没法治,干脆就忘了。?
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我曾经访问过好几位在美国很有名的生意人。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们大多数都能接受那些无可避免的事实,过着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如果他们不这样的话,就会被过大的压力而压垮。下面就是几个很好的例子:?
创设了遍及全国的彭尼连锁店的彭尼告诉我:?
哪怕我所有的钱都赔光了,我也不会忧虑,因为我看?
不出忧虑可以让我得到什么。我尽己所能地把工作做好,?
至于结果就要看老天爷了。?
亨利?福特也告诉我一句类似的话。?
当我问克莱斯勒公司的总经理凯勒先生,他如何避免忧虑的时候,他回答说:“要是我碰到很棘手的情况,只要想得出办法解决的,我就去做。要是干不成的,我就干脆把它忘了。我从来不为未来担心,因为,没有人能够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影响未来的因素太多了,也没有人能说出这些影响都从何而来,所以何必为它们担心呢?”如果你说凯勒是个哲学家,他一定会觉得非常困窘,他只是一个很好的生意人。可是他的想法,正和19世纪以前,罗马的大哲学家依匹托塔士的理论差不多。“快乐之道无他,”依匹托塔士告诉罗马人,“只有一点,只要是我们的意志力所不及的事情就不要为之忧虑。”?
莎拉·班哈特可以算是最懂得怎么去适应那些不可避免的事实的女人了。50年来,她一直是四大洲剧院里独一无二的皇后——是全世界观众最喜爱的一位女演员。后来,她在71岁那年破产了——所有的钱都损失了——而她的医生——巴黎的波基教授告诉她必须把腿锯断。因为她在横渡大西洋的时候碰到暴风雨,摔倒在甲板上,使她的腿伤得很重,她染上了静脉炎,腿痉挛,那种剧烈的痛苦,使医生觉得她的腿一定要锯掉。这位医生有点怕去把这个消息告诉那个脾气很坏的莎拉。他简直不敢相信,莎拉看了他一阵子,然后很平静地说:“如果非这样不可的话,那只好这样了。”这就是命运。?
当她被推进手术室的时候,她的儿子站在一边哭,她朝他挥了下手,高高兴兴地说:“不要走开,我马上就回来。”?
在去手术室的路上,她一直背着她演过的一出戏里的一幕。有人问她这么做是不是为了提起她自己的精神,她说:“不是的,是要让医生和护士们高兴,他们受的压力可大得很呢。”手术完成,健康恢复之后,莎拉?班哈特还继续地环游世界,使她的观众又为她疯迷了7年。?
“当我们不再反抗那些不可避免的事实之后,”爱尔西?迈克密克在《读者文稿》的一篇文章里说,“我们就能节省下精力,创造出一个更丰富生活。”没有人能有足够的情感和精力,既抗拒不可避免的事实,又创造一个新的生活。你只能在这两个中间选择一个。你可以在生活中那些无可避免的暴风雨之下弯下身子,或者你可以因抗拒它们而被摧折。?
“对某些必然之事,要轻快承受。”这几句话是在耶稣基督出生前399年说的。但是在这个充满忧虑的世界,今天的人比以往更需要这几句话:“对必然的事,要轻快地去承受。”?
我在密
第(3/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