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长风几万里 第74节

第(3/4)节
散心?”

    捏了捏眉心,咸宁帝起身:“走吧。”

    御辇至太液池附近,咸宁帝带着高让缓步行去。

    “你说朕当年,到底有没有做错?”

    高让敛目,恭敬道:“陛下所做,无不为天下、为江山,何错之有?”

    在咸宁帝身边伺候了三十年,他深知,这句话并非咸宁帝认为自己在谢衡的事情上做错了什么。

    就像那句“没用的东西”,不过是咸宁帝觉得杨敬尧没有把首尾抹干净,徒增事端,给他添了麻烦而已。

    高让跟在咸宁帝身后,在经过一片荷花时,听见了两个负责清理淤泥的内侍隐在荷叶之间,正在闲聊。

    “这次是你跟着罗公公出宫采买,快跟我说说,那些刁民真的整日在茶坊酒肆里说闲话,声称杨首辅犯下的恶事是陛下支使的?”

    高让一个激灵,立刻就想出声呵斥,咸宁帝看他一眼,扬手阻止了。

    荷叶丛里,水波一圈圈荡了过来,另一个小太监的声音随之传来:“没错,那些刁民还写了话本,说就跟那些戏文里演的一样,陛下容不下陆家,也容不下谢家,所以才让杨首辅动手的。”

    “还写了话本?”

    小太监的嗓音尖细:“对啊,书铺的店主说这话本买的人很多。我原本想翻开看两眼,结果被罗公公打了手,现在都还红着。”

    “……”

    带着高让走远后,咸宁帝问:“你说那个话本里会如何编排朕?”

    高让持着拂尘,低头不敢言。

    “他们会说朕重用通敌的奸臣,说朕是非不分,说朕薄情寡义,说朕视人命如草芥,将凌云关拱手相让,不把边境守军的人命当命看,还会说朕没有容人之量,生性多疑,处心积虑暗害陆家,不配为天下之君。”

    高让听得心惊肉跳,恨不得自己没有耳朵。

    咸宁帝眉间萦着一缕杀意,语气仍是如常般缓慢:“杨敬尧诗作策论,没一样拿得出手,这些年来,朕提拔他,重用他,让他坐在首辅这个位置上。可这么多年过去了,他却没有半分长进!”

    当初之所以选中杨敬尧,不过是咸宁帝想要一条足够听话、没有能力反咬主人的狗。

    这十二年来,杨敬尧的所有权势荣华尽数握在他的手里,也如他所想,杨敬尧确实足够听话,让他用着很是顺手。

    可现今看来,庸常之人,果然不堪大用,连一桩小事都办不好。

    作者有话要说:比一个用荷花瓣组成的心~谢谢看文

    ---

    1参考宋朝刑律。

    ---

    第70章

    洛京城中暗潮汹涌,七月初五的朝会上,御史中丞将万言书递上御案,恳请咸宁帝即刻处死国贼、还谢衡清白,以平边境之怒,息百姓之愤,昭谢家满门之冤屈。

    紧接着,太学生方彦呈上太学数百学子的请愿书,同样请求处死杨敬尧,更称谢衡为“社稷之臣”,而杨敬尧为“社稷之贼”,贼不死,则天下不宁。

    同时,用以鸣冤的登闻鼓,鼓面竟被百姓捶破,无数平民聚在登闻鼓前,请求立杀杨敬尧,还谢家一个清白。

    第二天夜里,高让亲自去了一趟大理寺的刑狱。

    狱内昏暗沉闷,高让用绢帕掩着鼻子,走到了最深处的一间囚室。

    隔着木栅,杨敬尧穿着粗布囚服坐在被褥上,闭着双眼。没了兽纹紫袍和绶带相衬,他周身的威势弱了许多,现在看起来,更像一个普通的严肃老者。

    高让开口:“许久不见首辅大人,别来无恙?”

    无论说什么话,高让都自带三分笑,此时也不例外。

    杨敬尧这才睁开眼睛,他没接高让的话茬:“高公公特意前来,可是陛下有什么吩咐?”

    周围早已清得干净,没有第三个人在场。高让面白无须,眼尾细纹耷拉,他收了脸上的笑意:“杨首辅这回可给陛下添了不少烦心事,如今大皇子
第(3/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