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2-283赎罪【13号更新】
第(2/3)节
起初,小小的杨涌泊并没有被残疾打倒,大概是孩子天生阳光的天性,对未来都充满着美好的向往。
可随着年纪的增长,那些曾经不被他放在心上的闲言碎语,像除不尽的杂草,一点一点积淤在他的心灵狭缝间,逐渐蚕食着他开始动摇的信念。
杨涌泊曾偷偷听到大院的老阿姨们这样谈论到他:
“杨家那孩子真有出息,据说这次考试又是全校第一,我家那个要有他们家一半聪明就好了。”
“嗐,聪明是聪明,可惜腿儿是个瘸的啊!有什么能比身体健健康康重要?我宁愿我家孩子傻一点,也不希望他一辈子杵个拐杖。”
“也是……这么想来也对啊,傻点怎么了,傻人有傻福啊!”
“我要是杨家那口子,早生第二个了,听说两人都是大学毕业,高材生,栋梁呢!既然大人根子正,再生一个恐怕也是好苗子。”
“你以为人家不想生啊?也不看看现在到处挂着的计生标语,这要是被逮到,罚款是小,弄丢了工作才是事大啊!”
“再说了,谁知道那病是不是有遗传的?现在的年轻人关系乱得很,保不准再生一个小瘸子下来,谁家能遭得住啊!”
杨涌泊怎么也没想到,平时冲着他笑得和蔼的叔叔阿姨们,原来背地里都是吐着红信的毒蛇。
也让他理解到,他所向往的世界并非充满光明与美好。
同学们明目张胆的嘲笑,邻里邻外交头接耳的议论,医生爱莫能助的摇头,父母接二连三的叹气……都在告诉着杨涌泊,他这一辈子可能都只能这样了。
但杨涌泊还抱有希望,用阳光的笑容为自己和父母打气,相信只要不言弃总会有解决的方法。
直到他八岁那年,一位不速之客的突然到访,让他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恐惧与担忧:
妈妈再一次怀孕了。
由于生活在响应国家号召的首都京城,又是住在机关大院里,杨涌泊身边的同龄孩子们几乎都是独生子女,而属于“几乎”之外的,都是双胞胎。
没有兄弟姐妹的孩子们自然都会对“拥有一个兄弟姐妹是什么体验”产生好奇,但早聪的杨涌泊在偷听父母谈话得知自己可能会有个弟弟时,内心却是极度的恐慌与不安。
大院里那些阿姨们的戏言再度浮现在杨涌泊的脑海里。
“你爸妈生了小弟弟就不要你了!”
那是杨涌泊第一次做噩梦,他看到父母将原本属于他的爱都给了弟弟,爸妈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而他只能蹲在角落里备受冷落地看着他们和谐的“一家三口”。
意识到这个未出生的弟弟可能会夺走他所拥有的一切,一颗阴暗的种子在杨涌泊的心灵缝隙里生根发芽了。
他不能让这个弟弟抢走他的一切!
于是杨涌泊比以前愈发用功读书,并积极关心自己的腿疾,让父母看到他的价值。
他还不能够被放弃!
他有意无意地在父母面前提起曾经在滇城时身边小伙伴们都有兄弟姐妹,为什么他却没有呢?
他假装自己并不知道什么是“超生”什么是“违法”,只是天真地表达着对兄弟姐妹的向往和期盼。
而他越是表现得期盼与渴望,越是让父母的内心萌生愧疚。
儿子天真无邪的面容,无疑是在对闫莉芳与杨志忠发出灵魂拷问。
他们的儿子是那样向往着美好的明天,而作为他父母的他们,却在犹豫着是否要放弃他。
简直愧于为人父母!
====
作者有话说:
杨家兄弟俩都老腹黑了→_→
写到大半夜,突然让我发现文中出现了大bug。
我翻查资料,发现如果头胎是病残儿的话,经过鉴定之后是可以申请生二胎的。
我能查找到的文字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1987年,但从几份报告上来看,一个市(或者地区)能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