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月别院,横生枝节
第(3/4)节
玉冠,手上还摇着一把折扇,端的一副风流公子的模样。
“大长公主和秦国夫人的关系真好!”
身后又传来那娇嗲的惊叹,阮荞暗暗摇了摇头,并不去管她。
主人家按例讲了开场白,请客人坐下,举杯共饮。然后,果然是到了女宾们展示才艺的环节。
这个环节是这么安排的,分为琴棋书画舞五项,有侍女准备笔墨,有意展示的宾客按自己的意愿写下展示的项目,侍女收回后按照五个分类打乱顺序,由大长公主从五类里面随机抽出表演者和演示类别。
阮荞无意在众人面前献技,便婉辞了侍女的笔墨,倒是宜娘在后面写写画画了好一会儿,不知她会表演何种技艺。
第一轮为书画琴,长公主抽出一位擅琴的女宾,另抽出五位擅诗书画的女宾,由一人操琴,五人书画赋诗,曲罢落笔。
那操琴的女子弹了一首古曲《幽兰》,琴声古拙悠远,颇有几分火候,阮荞一手支颐,另一手放在桌案上下意识抚动纤纤五指,竟和正在奏乐的女子的指法相差无几。
一曲奏罢,全场寂静,当真是先声夺人。阮荞在心里叫了声好。
秦国夫人率先叫了声好,大长公主附和,命人赏赐了一支红宝凤钗。五位作画或作诗的女宾业已完成作品,秦国夫人和大长公主命人取到眼前看了,又命人妥善收好,着人捧了出去。
想必这就是小叔叔信中所说的,男女宾客的字画会互相传阅,不记名投票选出前叁,这个程序罢。
可是,琴曲一类,不能现场听闻,又当如何评判呢?
阮荞想了想这个问题,就把它丢开了,毕竟也和自己无关,她只需安心欣赏便够了。
接下来是一曲琴箫合奏,是两位私交甚好的女宾联合演出,一曲《闻说》,萧声呜咽,琴音缠绵,将这一曲前朝音律大家为了心上人而谱的琴箫合奏曲演绎得缠绵悱恻催人泪下。
此后又是音律和书画结合的两个表演,并没有前面两首曲子出彩,阮荞这才分神注意了一下,身后那叽叽喳喳的宜娘不见了踪影。
这么想着,最新的几轴书画被送去男宾主院,接下来的节目便解了阮荞的惑。
《绿腰》舞,表演者柳韵宜。阮荞定睛一看,那身着淡绿轻纱群的,可不正是那宜娘。阮荞看着她束得不盈一握的纤腰,摇曳生姿地走到中央盈盈拜服在秦国夫人和大长公主的眼前,不由蹙了蹙眉。
绿腰一曲为前朝楚王为善舞的爱妃所作,曲如其名,舞者身段须得极好,腰身也要柔软至极,才能跳出那种能魅惑君王的媚劲儿来,在这般场合跳这种舞,怕是有些不合适罢。
阮荞淡淡扫了在场的人一眼,果然为数不少的人都面露鄙夷,然柳韵宜却丝毫不察,她只觉得大长公主的目光落在了自己身上,带着一种欣赏的意味,让她激动地脸飞红霞。
她眼神一转,发现秦国夫人也在看她!大长公主和秦国夫人在说什么?是对自己有好印象了么?柳韵宜心中激动万分,随着音乐声起,莲步轻移,柔弱无骨地跳起了这一曲名动天下的舞蹈。
只要入了大长公主的眼,她就能入顾府!带着这样的憧憬,柳韵宜将水袖扬得高高的,腰身一扭,单脚着地开始转圈,淡绿的水袖仿佛两条轻纱,随着她的旋转在她周身形成两条漂亮的螺旋,她看到大长公主对自己笑了。
不得不说,柳韵宜的舞技确实出彩,尤其是在前面几个传统的书画琴箫的节目之后,更是抓人眼球,就连开始对她面有鄙夷的那些人,也不由被她的舞蹈吸引。
一舞之后,是大长公主先叫了好,赐了一枚蓝宝戒子,秦国夫人淡淡的没有表示,但柳韵宜已经很满足了,退场时,她不禁看向阮荞,只见那人依旧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桃花瓣形状的双眸不知落在何处,柳韵宜心中暗道:哼,等我借了大长公主的势进了你家门,看你还冷静得下来。
阮荞被这晚的舞曲勾起了怀念,正支颐想着得空了去义母处请穆先生小聚一番,冷不
第(3/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