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七十六章灯会上鸳鸯巧相逗草屋前大帝跪求

第(2/3)节
还没去过我那芳骞林中清波池,那里是百种莲千种荷,这哪里难得倒我?”

    “真的?”越鸟一脸向往——这芳骞林天下无双,青华帝君是雅趣之人,先前见了那百里花境,又见过那香雪海,此刻想想那芳骞林中的莲荷,竟不知是如何的接天蔽日之绝景。

    “自然是真的,只要越儿喜欢,便将整个林子送给你,我又有何不舍?”青华凑到越鸟耳边轻声说。

    越鸟面露娇羞,连忙打岔,又捻了一纸灯谜问青华。

    “虽是无心亦合掌,于无声处见落红……这是什么?”越鸟讶异道。

    青华揣了手,摇头晃脑想了半天,突然间如同顿悟,连忙作答:

    “是蚊蝇!”

    越鸟哑然失笑——青华帝君果然是天下灵物,这灯谜实在难解,便是她一向聪颖也难免苦思,而青华竟一语中的。

    “青哥好神思,竟叫你猜着了。”

    青华吃了越鸟一夸,面上也露出神气来。

    “咦,那是什么?”

    青华眼看人流俱往那桥边去,忍不住心生好奇,拉着越鸟便行,走到了近前这才发现,原来这桥边有人放双灯——这桥下湖边有人放莲灯,有红有白,红的为祈福,白的为祭拜。这灯会原本就是为了青年男女所设,只见湖边放莲灯的多是年轻女子,她们各个娇羞,叁两成群,从西岸放灯,灯里又有书笺,上面都是些闺阁诗词。男子在东岸拾灯,拾到了便与女子隔岸一望,以期好事。而放白莲灯的多是老者,要么祭奠家人,要么全做超度,灯上又有香烛,盼的无非是往生者可登极乐。桥上还有人放孔明灯,期间男女老幼掺杂,小的盼无病无灾,夫妇盼恩爱多子,老者盼长寿康健,一片热闹非凡之景。只见满天孔明灯如星如月,闪闪烁烁,甚是喜人。

    “请娘子放灯。”那卖孔明灯的老叟得青华施过药,眼看这青大夫携妻而来,不肯收钱,将一盏孔明灯塞进了越鸟手中,又递过了笔——

    “青哥别看……”越鸟叮嘱道,随即下笔写下发愿,一撒手,便凭着那孔明灯带着她的愿望徐徐上升。

    青华哪里肯乖乖听吩咐?他偷扫一眼,这才看见,原来越鸟宏愿只有五个字:

    “愿郎君千岁。”

    青华一时情动,鼻酸眼胀,不顾身边人来人往,拥了越鸟入怀——事到如今,越鸟天灾在即,二百年后恐怕就要灰飞烟灭,可她还是不肯与他坦诚,其中思量,青华如何不知?青华一往情深,越鸟自然知道,她有意隐瞒,无非就是怕他做出傻事来。

    “越儿,我们就留在这里,再也不回九重天了,好吗?”青华悄声道。

    越鸟闭眼叹苦,她如何不想与青华避世在此,做一生的布衣夫妻?可便是她肯,青华身负重担,如何能为她一人背弃苍生?

    “你我情深,何论朝朝暮暮?”

    青华长叹一声,只觉得心中冰凉,即便是他有意就与越鸟躲在凡尘之中,天灾该来还得来,而他身上的重担和责任,也绝非是他想撂下就能撂下的。

    “越儿要答应我,与我死生不离。”青华紧抱了越鸟在胸前,生怕一个不慎,她就不见了。

    “我至死不离青玄。”

    越鸟不敢答应,她只能许自己的生死,却万万舍不得许了青华的生死。

    二仙就此相拥,偏偏此夜此景,多得是夫妻恩爱之相,男女相悦之好,无人在意他们是否越礼,更无人议论他们是否僭越。如此这般,才能让这天生而不容的鸳鸯有了片刻亲近。

    到了子时,烟花四起,青华怀抱着越鸟,看得如痴如醉。

    “青哥喜欢这烟花吗?”越鸟颔首问道。

    “喜欢,你看它们,虽是片刻而已,却能与日月争辉,岂不妙哉。”青华心有所思,意有所指。

    “你看……”

    越鸟随即施术,让一束烟花尽成了青色,炸开时如水波荡漾,引得凡人拍手叫绝。而那放烟花的匠人禁不止直挠头——这青色水波烟花可是从未见过,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