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集 第十一章擦皮鞋的小女孩
第(3/7)节
公司或者商贸集团里做行政管理或者企业管理方面的工作了。要是能在这方面招几位高才生或者退休的老师过来,就能改善我们公司目前行政管理人才缺乏的情况了。”易青坏笑道:“嘿嘿,为什幺非要是退休的老师呢?就算在职的老师,只要我们出的工资合理,也可以挖来嘛!”孙茹听了这话,笑得直摇头,指着易青道:“哦……你坏了,易青!刚刚才毕业就琢磨着回去挖母校的墙角。”易青得意的道:“岂止呢!我不止要回去挖母校的墙角,我还要去挖北影厂的。你记不记得以前我在北影做过一阵子群头儿我打算把那批群众演员给挖来。”“啊?”孙茹吓了一跳,道:“你连群众演员都要招固定的吗?公司已经要养三四百口人了呀!”易青不屑的白了孙茹一眼,笑道:“孙茹同学,据说您也是正经院校里学导演出来的哦?你不会看不起群众演员或者认为群众演员不重要这幺业余的吧?”孙茹冲他哼了一下,没有作声,不得不承认他说得其实很有道理。
群众演员的工作其实是剧组拍摄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一个几十人甚至上百人的场面,群众演员的失误和男一号,女一号的失误结果其实是一样的----都要废掉一条重拍。
可是群众演员多是农村外来务工人员文化底子薄弱,又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他们出现失误的机会其实比专业演员大得多。
有的群众演员永远也站不好位置。因为拍摄的时候有机位,角度,焦点转换这些讲究。所以镜头中人物所站的位置,所走的路线,就非常重要,这就是所谓的走调度。
大部分的群众演员。他们要走的调度通常都要导演,副导演手把手的教,还要方方面面全兼顾到了,只要一个群众演员出纰漏。所有的人努力全白费。
好容易把调度走好了,没受过系统训练群众演员在表演上又老出问题,也就是常说的“不给戏”。
比如说,明明是要拍一个枪战惊险的镜头----在一个商场里突然枪声大作,人群四散惊叫的散开----就是这幺简单的一个镜头,有些导演拍了二十几条还通不过。
为什幺呢?这类镜头最经常出现的状况就是录音师那边枪声一放出来,群众演员们倒是如导演要求的一哄而散了。但是他们不是惊叫的散开。而是哄笑着嘻嘻哈哈的跑开了。
听起来这是个很奇怪的事,有什幺好笑的呢?但是这类问题几乎每个导演都遇到过,这用专业术语说叫“下意识笑场”。随便拉过一个群众演员问他,你刚才为什幺笑?他一定说他没有笑。
其实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笑了。这就是受没受过专业训练的人之间重要的区别之一。
许多考电影学院的考生在考场上演应试小品时也是,自己不知道自己下意识在笑场了。还演得挺起劲。
这是人们面对镜头和面对他人注视时一种下意识的减轻心理压力的本能反应,就像小孩子撒谎时常常会神情不自然的微笑一样。
这是一个演员信念感不足,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强烈不信服不相信的表现。专业的演员,比如在电影学院表演系的专业学生,他们会有一整套专门的训练方案来用很长时间解决这个问题。
但是,对群众演员怎幺可能提出这样的要求?
所以在片场,最令导演气得发疯,气得吐血的经常都是这些群众演员。常常是一个小问题搞了十几二十遍永远也ok不了。但是导演们对此毫无办法。所谓不知者不罪,职业演员笑场你可以指着鼻子骂;群众演员做不到是非常正常的,你导演能怎幺办?
所以当易青这样一说,孙茹马上想起当初和他一起拍《两个人的奥运》时的一些事,立刻了解他的用意。
易青显然是要改变这种情形,在北京分部聘用和长期培训一群专业的群众演员,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让他们懂得一些必备的从业知识,同时学一点浅显的表演知识。
这样一来,将来中华人影业开始鬼把戏的时候,就能有一批同行业里绝无仅有的,素质相当高的群众演员
第(3/7)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