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穿到六零来种地[穿书]_69

第(3/7)节
,医疗条件特别差,你们知道每年有多少人,因为治疗不及时,而失去生命吗?这次,唯一的一名医生,因为喝得烂醉,导致一位怀着身孕的女知青死在了医疗点的产床上,她徒步走了好几公里,就是为了想平平安安的在医院生下孩子。她怎么也没想到,她信赖的医生,才是断绝了她性命的终结者。”

    “我不知道该怎么和你们说,我们同一个知青点的关系很好,只有我考上了学校。但是我每次在吃饭的时候,能领到免费汤的时候,我都在想,这种加了蛋的蛋花汤,在云省,只有过年的时候,我们才舍得打上一份蛋花汤。”

    “我知道我的伙伴们,他们没有那么高的要求,他们只是想要生活得更好一点。他们没有抱怨什么,之前下乡,大家也都是自愿的。”

    这就是目前为止,云省知青们的现状了。

    王思婉听了之后,其实也是很震惊的,她以为自己去的第六大队已经是很穷的地方了,没想到还有云省,那么一个甚至只能靠野菜汤,盐水汤填饱肚子的地方。

    第六大队因为在山里,种植面积有限,所以能收获的粮食也是有限的。

    不过有一点好,那就是他们知青处于插队知青,归大队管理,如果队长够好,那知青们就受不了什么罪,而他们运气很好的,就是碰到了好的大队长。就算李大柱没有做得那么好,但他至少没有克扣知青们能分到的粮食。

    而且因为靠山,山上能找到的吃的也多,只要你勤快点,就算不说完全填饱肚子,但至少半饱是有的。

    所以,对比那位云省来的同学所说的话,他们的日子已经好到不行了。

    最终让云省知青彻底爆发的,是会议开完,颁布的一条政策,那就是让边疆农场(兵团)知识青年按照国营企业职工对待,,不再列入国家政策照顾。

    这说明了什么?他们连知青都不是了,只是农场职工。知青是可以回城的,但作为农场职工,他们就连回城都回不了了。也就是说,他们被抛弃了。

    云省的知青几度请愿,一直到王思婉他们放假,他们还在闹腾。

    王思婉和许安都清楚,如果不是云省知青们的奋力反抗,禁锢了知青们快二十年的禁令还不知道要到多久才能结束。正因为他们的坚持,从此知青能自由回城,而知青这两个字,也成为了一个时代的记忆。

    等到云省那边传来千人大绝食的消息的时候,王思婉知道,这场战役,快结束了,而知青们,会获得他们想要的。

    要么回城,要么死亡。在如此壮烈的抵抗下,他们胜利了,他们获得了回城了权利。

    全国的知青都能够自由回城了。

    等到s城再次开学,上了差不多两周的课后,那位云省的同学,有一天,狂奔着跑进教室,兴高采烈的挥舞着手里的信,“他们成功了,大家都能自由回家了。”

    自由回家?对,就是自由回家。就算在教室里的,因为考上大学,都已经获得了自由。但大多数人,都是做过知青的,他们都知道,这种真正的自由,有多难得。

    有女生在后面压抑着哭着,男生们也有不少忘形的在教室里高喊起来。

    他们都是高兴的,为了知青们的命运能被改写,为了他们的坚持,才让全国的知青都能真正的获得自由。

    除了王思婉和许安,没有人知道,有一个小村,在78年11月秘密的签订了一条协议,而这条协议,将是一个历史性的改革。

    2月底的时候,王思婉和许安因为张三虎的一封信,跟学校请了假,匆匆赶回了第六大队。

    因为一月底的时候,上面给地主还有富农分子摘帽子了,也就是说,他们将享受人民公社社员的待遇。

    许安家,当初因为他爷爷的及时捐出所有家产,才让他们免收迫害,不过有一个没有捐出去却被没收的地方,那就是原来的知青点,曾经是属于许安家的。

    这次上面摘帽子,许安这边就收到了张三虎写来的信。

    他的那套房
第(3/7)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