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第(2/5)节
秦氏一针见血,“怎么?大夫人是后悔,还是没胆?”她点点桌面,若有所思,“也是,说来二夫人娘家也是有头有脸的,真要把这些事捅出来呀……”
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敬府没了靠山,余下的每一分人情都要斟酌着用,谢宝林只有两个女儿,在他眼皮子底下动谢溶溶等于堵死了朝中一半的路子。
“郡王妃说笑,我与溶溶虽未亲如姊妹,妯娌四年相处也算融洽,您看……她刚守了寡,尽心教养叁个孩子不容易。这种事到底没有真凭实据……”
秦氏乜她一眼,“有人有物算不得真凭实据,那大夫人来说说,非要堵到他们做了什么丑事才算?”
陈氏脸一僵,“秦妹妹这话未免有些愈矩……”
“是不是真的,大夫人心里有数,我只是看不过敬府的一门忠烈被这样白白玷污了。东西我留这,”她凑近压低声音,听在耳朵里像蛇吐信子,“至于什么时候出手,您自己掂量。”
陈氏怔怔地目送她离去,呆坐到茶水都冷了,目光在白纸黑字上来回扫视,半晌回过神来,冷笑一声,“什么狗屁郡王妃,她是想借刀杀人,”翻看着几页来之不易的证据,她心里支着一把算盘拨弄,又叫来侍女询问,
“最近南院那边有什么动静?”
“还是老样子,二夫人拢着叁少爷和大小姐,不过听说她前些日子派人给西跨院送了些东西,是从自己私账上出的。”
“惯会做人,是我小看她,两个孩子没了爹娘,眼下煜哥年纪还不大,等再过几年成了家,娶回媳妇不照样把她当亲娘一样侍奉?”
陈氏看了眼主院的方向,心想,这事儿能不能办,还得需要一个契机。
真是一打瞌睡就有人递枕头,四月里一封从凉州上达天听的奏折在朝中掀起巨浪,几乎动摇了徐太后一脉的根基,永熙二年的仓廪案是大周朝堂割裂的导火索,有人在暗中投下一个火星,一路摧枯拉朽地烧毁了朝中的半壁江山。
燕回接到消息赶去万寿宫时,徐太后已经拟好了诏书,一份是退位放权内阁,一份是彻查安西大都护徐正良通敌案。她面不改色地在两份明黄的圣旨上按下朱印,似乎是早就料到有这一天,只不过写好存放起来,待到合适的时候昭告天下。
她让傅林捧着诏书上一边晾干墨迹,这才抬眼看他,“燕公子来,是有什么急事?”
燕回看清上面的内容,心里划过一丝讶然,他冲徐太后行礼,“某不若太后娘娘远见,实在羞愧。”
她略微松垮地仰靠在椅子上,无力地摆摆手,“直说来意罢。”
燕回不再含糊,从袖中掏出一方其貌不扬的錾花四方盒放到桌上,手指看似随意地按了几下打开盖子推到她面前,眼神坚定,“某想和娘娘讨个人情。”
徐太后看清盒子里的东西,神色突变,刚要伸手去碰,被一只修长的指节阻下,她坐正身躯,戒备地望向青年悠然的面孔,“燕公子应该知道这个东西的价值吧,你先说说看,哀家心里也好有个数。”
“我要娘娘保住一个人,”金眸不落下风,“左都御史谢宝林,娘娘若自断羽翼,除大都护外,谢宝林首当其冲。”
徐太后冷哼,“燕公子既然看得这么清楚,应该明白他免不了被牵连。”
谢宝林从先帝复立安西大都护起便一直主张修复与西域各国的邦交,当年英公主出嫁吐蕃他就是促成者之一,等到与敬家结为姻亲,去年安西一役后,也是他打头不断上书为徐正良请封河西侯。虽然被徐太后驳回,但抬举了敬廷,谢宝林的在朝中的地位也跃至与几位大学士平起平坐。
徐太后做好了弃卒保帅的完全打算,连亲哥都准备推出去顶罪,自然也圈定好了几个连坐的人选。
“哀家只是好奇,你给我看这个,是要怎么个交易法?”
她有些烦躁,眼前的青年再养眼,可他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处处都在嘲讽她之前的错误估算。
燕回收回手,不紧不慢地
第(2/5)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