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悠扬,你起来,把你这题的答案念一下。
第(2/3)节
意也不是要何悠扬“护花使者”一般送他回家,既然本就顺路,一起走一段也没关系,谁都不妨碍谁,路也不会从一千米变成十万里。
齐临理解的一起回家和何悠扬想的不太一样,何悠扬想的是:大家都是同学,在学校上了一天的课,刷了三大节晚自习的题,放学后应该开开心心、有说有笑地一起回家。虽然有点中二,但没什么不好。两个人还能互相吐槽一下老师、学校的狗屁规定,一个人孤孤单单,气都没处发。
可他很快就发现,和齐临两个人一起走回去,与他自己一个人回去……也没有什么区别。
齐临一出校门,就插上耳机,手往裤兜里一插,两耳不闻机外事,除了分别时说声“拜拜”,一路上也不会跟何悠扬说几句话。
何悠扬十分地不习惯,他记得小学的时候,他几次升旗仪式排在齐临后头,齐临总是装神弄鬼地故意猛地回头,吓后面的人一跳。以至于现在他跟在齐临身后时,总担心他会突然转过头来做个鬼脸。
但多年不见,齐临斯文多了。
何悠扬作为一个经常被许小舒骂“屁话真多”的青年,总是忘了齐临塞着耳机,老想着见缝插针地和他搭话。
有时候齐临耳机里声音正好小了,能听见一两句。
“你走那么快干嘛,作业没做完吗?”
“我腿长。”
“你饿不饿,去不去买包薯片。”
“不饿。”
“你大热天穿长袖不热吗?”
“……”
可能没听见吧,不过何悠扬不给阳光就能灿烂,不给颜色也能开染房。他拿出手机,从班级群里找到齐临的账号,发送了好友申请,顺便把班级群的“消息免打扰”关了,然后自己跟自己玩去了。
何悠扬除了每天放学跟着齐临走,吃饭也要跟着。一中推行智能化食堂,选了菜要放在一个有点分量的餐盘上,端到一台机器上结账、刷卡。
先别说齐临手不放便,单手拿着十分吃力,就是校长办公室门口的留言箱,也因为这事儿收到好几封投诉信——很多女孩子嫌重,吃个饭要像举铁一样。
不过事实表明那个留言箱的确是只进不出的。
何悠扬通常和马浩瀚等人一起吃饭,不过他熟人多,有时候在食堂遇到了,就凑一波一起吃,总是闹哄哄的。
食堂的座位是几条长桌,食堂高峰期往往供不应求。何悠扬他们排队买饭的时候,齐临就帮他们占座。
何悠扬很快发现齐临的大少爷毛病在这种时候暴露的一览无遗,好像生来不懂得什么叫“惜福”和“凑合”,每次问他要吃什么,都是这个太油,那个太辣;黄的过敏,绿的反胃,跟在五星级酒店点餐一样。
总之不是嫌弃食堂瞎炒乱炖,就是抱怨阿姨缺斤少两。
此时,犯少爷病的齐临从不辨清浊的汤水中夹起一块隐藏的很深的牛肉,好像看见了死苍蝇一样:“这碗牛肉面一共就五块豆大的牛。”
马浩瀚:“你竟然有五块,我吃到现在一块还没看见。”
齐临:“……”
马浩瀚旁边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的男同学,叫胡晨,妄想当齐临和食堂饭菜的和事佬:“都吃了两年了,你今天才知道我们学校食堂什么样吗?哎,就凑合凑合吧。”
齐临十分理直气壮:“我知道啊,我天天骂。”
胡晨:“……”
何悠扬反正已经习惯了,闷头吃饭。
大家相安无事吃了五分钟,胡晨又凑了过来:“你们有没有报名运动会啊?我看隔壁班的报名表已经交上去了。”
马浩瀚:“我们班人少,能上的都上了,本想给齐临报个跑步的项目,可惜祸从天降,哎,太惨了,太惨了。”
胡晨看了看齐临扎成团的手,不以为意的说:“跑步又不是用手跑,手骨折了也可以上啊。”
齐临听了冷冷地说:“有些人不戴眼镜就听不见,手断了腿自然也不行,一个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