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哺(二)
第(3/7)节
是我一天前看到的。”
夏倪会留意到这个论坛纯粹是巧合,那天她上网搜查一个晦涩的古文释义,无意中戳进屏幕角落里的一个链接,弹出来的不是花哨浮夸的游戏广告而是一个粗糙的论坛。她本来想立刻退出去,却被一则帖子锚住了视线,那是一则辱骂性质的帖子,发帖人在里面埋怨某个男人私生活混乱,始乱终弃还具有严重暴力倾向。发帖人可能早就与仇恨对象彻底撕破脸皮,也顾不得什么化名保护隐私,帖子里提到了一部分男人的真实信息,并情绪激动地称恨不得杀了他。本来和论坛里其他发泄性辱骂区别不大,吸引夏倪注意的一点在于,那个被仇恨的男人名字叫陈峰。
那是本市台风当日遇害者的名字。
八月十四台风那天的死者不止一人。失足跌入江中的那个是被天灾所害,另外一个,则是无可置疑、赤裸原始的谋杀。
死者陈峰,叁十八岁的壮年男性,是本市一家小型毛巾生产厂的部门经理,台风当晚被发现死于一家偏僻且不太正规的小旅馆里,身上手机银行卡等财物还保存完好。死时身体被捆绑在床上,手臂两侧的桡动脉与大腿两侧的股动脉均被纵割开,除此之外身上没有别的伤口。仅有的伤口不大但致命,从正午到夜晚放了近半天的血,发现时整个人已经物理意义上的,干瘪了。当时房间的窗还大大敞开着,台风带来暴风骤雨肆无忌惮挤入这小小格间,一视同仁地冲刷翻弄尸体与被褥,稀释鲜血又卷起涂抹至房间的每个角落,将整个房间变成暗红斑驳的红墨水瓶。来收房的员工一打开门,入眼便是这么一片人间炼狱。
这座城市是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治安良好的大都市,青天白日下发生这种事自然倍受重视。但那一场磅礴肆意的天灾偏偏卡在那里,冲刷整个城市的同时也仿佛按下了重启键,几乎找不到目击者,监控画面被干扰,现场痕迹摧毁严重,台风之前的一切像面巾纸无声融化在水池中。案发已经过去近半个月,调查还没有新进展。
夏倪看到的这个帖子发布时间在案发五天前,一点私人信息和新闻上公布的死者完全一致,巧得让人很难不生疑。但根据发帖人的描述来看应该和受害者有较为亲近的关系,如果发帖人是凶手应该比较容易查出来才是。她皱眉,抱着手机思索了一阵儿,将整个帖子翻来覆去仔细看了几遍,又退出去在论坛里翻找相关内容,这帖子淹没在字河词海里找不出任何不寻常之处,非要说,或许就是它里面提及的私人信息较其他帖子稍微详细一点。她放下手机趴在桌子上,纷杂的思绪在脑中一点点缠绕成结,不知怎么就抽出一个猜测。
……或许凶手是在网络上随机挑的目标?仅仅因为这个人私人信息暴露得稍微详细一些便被列入ta的狩猎名单?
没有任何根据的猜想,比起现实中复杂因素纠结造就的孽帐倒更像某部悬疑小说的构思。夏倪支起脸,飞快思忖——如果真有谋杀犯躲在屏幕后无声注视这个论坛,那么另一篇同类型且私人信息也提及较为详细的帖子或许会吸引ta的注意。她收拢思绪动作麻溜地注册了一个论坛账号,准备发一篇同类型帖子却在人物选择上卡了壳,她短短十七年的生命中还未来得及出现一个憎恨到罔顾法律的人物,将无关人士牵扯进来也并不妥当,虚构人物稍微一查便会露馅。思绪兜转一圈最后发帖写了自己的名字,“夏倪,xx市x区高叁女生”,碍于修养也编不出太难听的话,只接着写了句“很讨厌她,希望她消失”。
发出去之后除了广告机器人便再无回复,时间久了夏倪也差不多忘了这件事,本就是借飘渺猜想而生的一时兴起,没太放在心上。这天突然想起来登上去瞄一眼,结果却让她发懵,纯黑头像仿佛着黑衣的不速之客,夜里四下寂静如坟时轻轻叩响了她的房门,门铃滴答滴答像龙头积水缓缓下落在私信箱。——“你真的希望这个人死?”
夏倪顿时从一下午高度集中精神听课的疲倦中挣脱,点着键盘斟酌许久,送出去合适又逼真的回复。对方的谈话技巧相当高明,不动声色措辞平淡,却在话语拐角
第(3/7)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