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页
第(2/3)节
丝一毫的时间抱怨或是纠缠于怎会如此的问题在如此稚龄已有这般担当,确是为君者的良才。
只是到底还是个孩子,不曾考虑过更深一层的问题若是他表面归顺,却在暗中与赵氏合谋,借以自她手中骗取兵权,那么她此刻的信任只会是cha向她自己的利刃。
祁云晏跟上她的步伐,自一旁宫人手中接过外袍替她披上,并细细jiāo待了探子的密报及宫中禁军qg况,却在她提笔yu拟旨前忍不住皱了一下眉,兹事体大,皇上这般轻信臣一人之言,恐有失当。
语琪搁笔,听他声音有些哑,便随意地将手边茶盏向他推了推,这才抬眸看他,厂臣这番提醒的心意,朕记下了。说罢笑了笑,重又低头提笔,一边写一边漫不经心道,只是坐在这个位置,整日疑神疑鬼是再容易不过的事,难得是信任僚属臣工,是以老祖宗才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何况朕已非文韬武略之君,若再对能臣指手画脚诸多管辖,岂非自毁江山?
砚中余墨不多,祁云晏倒了些水并取了墨块,抬腕慢慢磨起来,闻她此言手中动作不禁一顿,过了稍许才继续磨开。
语琪听他半响不言,不禁用余光瞥去,只见那天青色琵琶袖被他稍稍撩起,露出其下白若美玉的一截手腕,而他低垂着眉眼兀自磨墨,不知在想些什么。
她抬腕提笔又蘸了些墨,寥寥几笔匆匆拟就圣旨,轻轻一卷递给他,朕也并非可欺之君,倘若换了他人禀报此事,自然是要谨慎分辨一番。略顿一下,她无奈一笑,手中láng毫笔虚虚点了一下他眼下两团青黑之色,一看便又是多日未曾好眠这般劳心劳力,若朕还要多加猜疑,厂臣岂能不寒心?
他闻言抬眸看向她,她并不在意,只朝他一笑,并轻抬手腕示意他接过圣旨。
他只能回以无奈一笑,继而垂首接过圣旨,转身将放于一旁宫人捧着的明huáng锦匣中,与印信置在一处,这才回身yu拜,只是刚弯下腰便被她拦住,你我君臣二人之间,不必如此多礼,还是早些去布置兵防为妙。
祁云晏领旨而退,快要穿过花梨木透雕落地罩时,却又被叫住,他疑惑转身,却见那年少帝王拢袖而立,看着他沉默了片刻,一开口却只吩咐了四个字。
平安归来。
他微微一怔,垂眸道声遵旨,这才缓缓退出乾清宫去。外头是两个候着的小徒弟,在他的曳撒下摆出现在视线中时便迎了上来。祁云晏淡淡瞥他们一眼,自己转身往宫门处去,在过拐角时想起她那句话,不知怎地忽然觉得这向来冷意重重的宫闱似是拂开了厚厚沉雾一般,带着若有似无的依稀暖意。
他抿了抿薄唇,却意识到自己回的那句遵旨似乎太过刻板了些。虽然对于赵氏会走到bi宫这一步他早已料到并考虑了周全的应对策略,但她却对此一无所知,此刻必然顶着巨大压力。他至少该安抚她一言半语,而不是回一句冷冰冰的臣遵旨。
脚步蓦地停下,他回首看乾清宫,那重檐庑殿顶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稳重沉肃,仿佛面临何种境遇也永不会坍塌,一如那年轻帝王一贯温和沉稳的面容。
赵太后的兄长领兵bi宫那晚,乾清宫的灯火一直未熄。然而仅仅只是后半夜时,宫门处传来了些骚动与火光,但那微弱的兵戈声便很快平息了。
半个时辰后,慈宁宫被封,几个主谋非死即降,祁云晏这才带着两个平乱有功的武将回乾清宫复旨。
语琪仍穿着白日的常服,坐在明间正殿的宝座上接见他们,祁云晏奉还了调兵印信,便站到了她的身后。用寥寥几句jiāo待了今晚qg况,他瞥了一眼跪在殿上的两个身影,压低嗓音轻轻道,今日的平乱这两人都功不可没,他们虽资历不足,却是难得的忠心,背景也gān净,如今正值用人之际,皇上
见她搭在扶手上的手腕轻抬,祁云晏明白她已了解qg况,便不再多言。
不过接下来的事,却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他本以为这位年幼的帝王会微笑着犒赏下面两人,却见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