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页
第(1/2)节
宣官已经双。
整个大殿都回荡着宣官字正腔圆的声音,以及大臣们跪地的声响。
宣官听下之后,铭瑄帝坐于高台垂目看向下面跪着的二皇子。
无悲无喜没有任何情绪。
“老二,你可认罪。”
二皇子抬头,看铭瑄帝,又转头看向大殿另一方站在首位的太子。
透着绝望的眼眸也透着不甘,他常年以爱好文雅示人,这会同样说话还是温和的口吻。缓慢,一字一顿,“儿臣,不认。”
视线从太子身上收回,看向铭瑄帝,想要一个答案,“儿臣自问学识、谋略、心智、无一不如穆祉。儿臣,不认。”
铭瑄帝闭眼,并不欲给他回答。
二皇子双膝跪地,却挺直了身子,直直盯着铭瑄帝,“为何穆祉出生便能立为太子,就因为他是嫡是长。而儿臣,只因为不是嫡长,便永远只能是二皇子,只能是亲王。儿臣不服,儿臣不认!”
铭瑄帝依旧闭眼,声音沙哑,“所以,这便是你联络周国,想要至自己血亲妹妹于死地的理由?”
二皇子依旧盯着铭瑄帝,也盯着那高高立于大殿正中雕刻着飞龙环绕的龙椅。
“世人既已负我,还要我待如何。”
铭瑄帝摆摆手,示意侍卫把他压下去。
二皇子没有挣扎,朝堂之上,皇宫之中,神策军是皇帝手中无比锋利的刃,无人能挡,没有他挣扎的余地。只是依旧看着铭瑄帝,他不甘,也不服。
谢氏一族与许青山许帝师有旧不假,但与二皇子有联络的却不是许青山,而是许植允的父亲和许植允二人,一开始是二皇子借旧往想要拉拢许青山,但许青山无心与之,没成想许植允的父亲却由此和二皇子有了往来。
牵扯到周国,等同于通敌卖国,即便是二皇子同其母妃都判了死刑,何况是帝师府。除了无辜妇孺以及六岁以下的孩童流放,其余都是死刑。
至于凤兮公主和许植允的婚约自然无人再提。
二皇子一派被连根拔起,三皇子还在外收田税未归,且皇帝已经明确表现出不喜,再有天灾一事之后三皇子门下元气大伤。下面的皇子不是年纪太小没有野心便是无可依仗势力。
朝堂上皇子间的势力纷争算是落下帷幕。
五月,清若身上伤好全之后顾淮郅在御书房向铭瑄帝求娶凤兮公主。
哪怕先前顾淮郅所表现的已经足够明显,但是到了他真的说出来这一刻,铭瑄帝还在坐着沉默了良久。
顾淮郅跪在御案前,神色从容却坚定。
铭瑄帝缓了缓气息,“无咎。怎么是你和凤兮呢?”
顾淮郅垂首,视线落在御书房的墨玉砖上,“陛下,臣只想她往后能事事顺心。”
铭瑄帝心里微叹,或许,他不是一个好的父皇,也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总是在该全全防备之时心里又透出亲情怜惜,却又在该做一个父皇时摆出皇家冷清。
神策军原本是他握在暗处的利刃,却又为着他的私心摆到了明处。
凡事利弊他似乎权衡得还不如凤兮那孩子。
铭瑄帝沉默良久之后开口,“你先退下吧。”
顾淮郅也没有再纠缠,恭敬叩首退下。
第二日朝后,铭瑄帝召见顾淮郅,而这一次铭瑄帝屏退了众人,只余下两人,不知道顾淮郅同铭瑄帝做何言语,顾淮郅在御书房待到晚膳前才离开。半月后,铭瑄帝赐婚凤兮公主和顾淮郅。
而赐婚后的第二日,铭瑄帝在朝堂上提到了削藩一事。
瑜国现有的四个诸侯国,本就是□□建国时的历史遗留问题,四个诸侯和现在的瑜国皇室并无血缘亲属关系。
先前朝堂上虽然偶有二三言语,但并未掀起波澜,这次铭瑄帝直接提出,整个朝堂掀起轩然大波。
有主张削藩势在必行的大臣也就同样有主张不能削藩恐会引起藩王反抗皆是引起战乱伤及无辜百姓性命。当
第(1/2)节
推荐书籍: